连日来,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迎来暑期研学旅游热潮。众多来自省内外的青少年研学团队和亲子家庭纷至沓来,亲手触摸亿万年前的生命印记,共同探寻地球生命演化的神奇奥秘。
走进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游客在解说员的精心引导和细致讲解下,有序参观鱼龙原位保护馆、博物馆,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在化石挖掘区,孩子们化身小小考古学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手持地质锤,小心翼翼地敲击石块,仔细寻找海百合、菊石等化石,在近距离接触化石的过程中学习到丰富的地质知识。
“很高兴能来到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游玩,我今天在这里挖到了许多化石,比如菊石、贝壳等,拿回家可以送给家人和朋友。”吉林游客顾明桓说。
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化石保护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埋藏的化石群是2.2亿年前的海生爬行动物(鱼龙、海龙、楯齿龙)、海百合,以及菊石、双壳类、腕足类、鹦鹉螺、鱼类和陆地生长异地保存的古植物化石遗迹。其化石群埋藏之集中,门类之齐全,数量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堪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晚三叠世化石宝库,是探索两亿年前(晚三叠世时期)海洋生物的一个重要窗口,研究生物多样性、集群死亡,生物超常规保存和埋藏的“天然博物馆”。
为持续优化旅游环境,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近期推出一系列举措,全面加强景区管理,着力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优化游览路线、完善服务设施、强化人员培训等方式,为广大游客营造更加安全、有序、舒适、便捷的参观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游览体验。
“目前我们景区开放的项目有参观化石展示、化石挖掘体验、化石修复、拓印蜡染等特色体验项目,针对60岁以上老人、全国大中小学生、特殊职业人群等都是免门票的。预计2025年暑假期间接待人数相对2024年同期增长30%左右。”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景区管理中心主任陈太贵介绍道。(杨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