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与气候的完美“牵手”:“中国凉都”诞生记-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5/07 08:34:47
来源:六盘水日报

一座城市与气候的完美“牵手”:“中国凉都”诞生记

字体:

  中国凉都——这个响当当引人瞩目的名字,在今天已成为六盘水的“金色名片”,更是六盘水人的骄傲。

  因为有了这个名字,深处大山之中的六盘水从此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走向精彩的未来;

  因为有了这个名字,六盘水蔚蓝的天空让更多人仰视、凉爽的气候让更多人栖息、秀丽的山水让更多人徜徉;

  因为有了这个名字,六盘水人从此有了一个引以为傲的别称——“凉都人”。

  …………

樱花盛开的水城河。孙大方 摄

  “中国凉都”,从何而来?

  让我们打开“时光放映机”,一起看看“中国凉都”诞生的故事。

  一

  时间定格在2004年。

  这一年的六盘水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作为“江南煤都”,这座因“三线”建设而崛起的工业城市,煤炭是这座城市经济的主角,“黑色”是这座城市的底色。

  如何在六盘水发展画卷的“黑色”底色上再增添一抹“绿色”?这引起了当时六盘水领导层的思考。

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孙大方 摄

  2004年3月25日,在六盘水市委会议室里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国凉都”的概念如星火般闪现,瞬间吸引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层的注意,也点燃了这座城市对未来的想象——让“凉资源”变成“热经济”!

  之后不久,在市气象局的办公楼上,六盘水的气象专家们对着成堆的气象数据忙个不停——从1971年到2000年的30年气候资料数据中提炼出六盘水的“独特气质”。

六盘水梅花山。郭君海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六月平均气温18.3℃、七月平均气温19.8℃的曲线在图表上蜿蜒时,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密码”——这里没有夏日灼人的热浪,只有“长年无夏,春秋相连”的温柔守候。

  二

  2004年3月28日,市气象局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中国凉都·六盘水”的七个定性优势——“长年无夏,气候宜人;夏季滋润;紫外线辐射适中,有利于身体健康;兼具高山气候和森林气候的特点,利于治疗疾病;近十年变暖趋势明显,气候资源优势更显突出;与国内有代表性的避暑胜地相比,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四通八达”。这里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只是需要一个科学论证。但科学论证需要更精准的注脚,由此拉开了一场为“中国凉都”正名的攻坚战:市气象、科技、环保、卫生等部门分别组成课题组,他们扛起各种仪器开始在山间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寻觅,在一次次的追问不懈探寻……经过紧锣密鼓的苦战,于当年11月,课题组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课题结题材料。

乌蒙大草原花海。赵桦 摄

  通过论证,把“凉爽滋润、清新疗效、紫外线辐射适中”的“中国凉都·六盘水”从初步的定性认识,提高到定量的科学论证,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宣传六盘水、打造“中国凉都·六盘水”城市品牌、提升六盘水的城市品位、拓展六盘水的发展空间提供准确定量的科学依据。

  不仅如此,课题组还将六盘水市中心城区6至9月的气候特征、紫外线辐射适中的依据、气候疗养作用分析、空气质量状况,与其他城市和站点进行一场“气候比武”,经过论证,得出六盘水兼具“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的气候特征。与全国729个气象台站的逐日平均气温、逐日最高气温和逐日最低气温以及人体舒适度的统计对比分析(资料年代统一为1971年到2000年)表明,六盘水的“凉爽、舒适、滋润”是“唯一”。

六枝特区牂牁江。黄龙星 摄

  六盘水的气温曲线像一位优雅的舞者,始终在22℃以下的舒适区轻盈旋转,而湿度数据则如温润的丝绸,83%的相对湿度让每个日子都浸润着恰到好处的滋养。当北方城市还在为PM2.5发愁时,六盘水的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达到583个/cm³,酸雨率连续三年保持为零。

  三

  2005年8月,北京。

  十二位全国顶尖专家组成的论证审定委员会齐聚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黄嘉佑任专家审定组组长,其中还有中国科学院大气所研究员、科学院资深院士陶诗言,中国气象科学院教授、科学院院士陈联寿等学界泰斗。

北盘江九归大峡谷。姚咏 摄

  论证审定委员会的专家认真听取了六盘水市气象局关于“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的研究成果等报告,并就报告中涉及到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质询。中国气象学界泰斗陶诗言先生在认真审定课题组提交的有关材料后作了精彩的书面发言。专家委员会认为,“中国凉都·六盘水”课题组从气象、环保、医疗等方面进行的论证,充分阐明了六盘水市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的特点和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论证缜密,方法得当,论证结论科学可靠。

  经过多轮质询、论证,专家委员会一致肯定了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夏季具有“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等独树一帜的气候特点。

世界古银杏之乡——妥乐。

  2005年8月,这在六盘水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中国气象学会向六盘水市政府颁发了“中国凉都·六盘水”证书。这座深处乌蒙山区的工业城市正式获得了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中国凉都”。

  从证书颁授的那一刻起,六盘水的天空格外湛蓝。这个中国首个以气候资源命名的城市称号,如同神奇的魔棒,让藏在深闺的六盘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个带着青草气息与山风凉意的名字,不仅是对六盘水夏日19.7℃平均气温的诗意注解,更见证了一座城市如何以科学论证为笔,在时代的画卷上勾勒出转型升级的壮美篇章。(记者 孙卫东)

【纠错】 【责任编辑:李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