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抓手,助推文旅IP焕发新活力-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5/01 09:34:07
来源:新华网

贵州省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抓手,助推文旅IP焕发新活力

字体:

  新华网贵阳5月1日电(记者 杨欣)近年来,为助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贵州省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为抓手,围绕“优美环境建设”“优良秩序维护”“优质服务供给”“文明行为培育”四大方向,持续提升文旅服务质量,助推文旅IP焕发新活力。

  优美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宜游”城市空间

  以优化城市环境为切入点,将文旅发展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在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社区,当地政府通过系统性改造,将这一超大型社区转型为“日游全省、夜归南明”的旅游集散枢纽。针对日均超百万人次的人流量,南明区修复道路、护栏、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增设8处游客乘车道口,解决人车混流难题;同时新增22块公厕指示牌,建立动态保洁机制,提升如厕便利度。

  云岩区则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贵阳越界影城这一文旅新地标,影城外的“贵州美景长廊”,外立面清洗、草坪美化、灯光修缮,开通凌晨公交专线、增设餐饮摊区,完善配套服务,让游客在舒适环境中感受“视听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优化秩序维护,构建“安全有序”旅游生态

  面对旅游市场火爆带来的秩序挑战,通过多部门协同治理,筑牢安全防线。南明区建立“区领导周调度”机制,形成“问题发现—快速响应—协同处置”闭环。文旅、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重点检查旅行社资质、合同签订、食品安全等情况,实施“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双线管理。如辽宁游客葛先生投诉旅行社纠纷一案,南明区文旅局迅速行动,从受理到赔偿仅用3天,以高效处置赢得游客赞誉。

  在交通秩序方面,花果园社区通过增设标识标牌、安排交警现场疏导,确保日均90辆旅游大巴有序发车;云岩区越界影城则通过交管引导、停车场标识优化,两地以精细化治理实现“流量”与“秩序”的平衡,为游客营造舒心的出行体验。

  优质服务供给,传递“暖心高效”城市温度

  将服务品质作为文旅竞争力的核心,以创新举措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花果园社区率先建设旅游集散服务中心,配备电子大屏、休憩区、饮水点,提供线路规划、行李寄存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开发“都市夜景+民族文化+社区商业”特色线路,推出“路边音乐会”“中医夜市”等文旅融合项目,延长游客驻留时间。

  云岩区越界影城则以志愿服务提升服务温度。2000余名“红马甲”志愿者为影迷提供取票引导、行李寄存、旅游咨询等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3万小时。免费寄存箱上的暖宝宝、观影礼包中的晕车药、深夜公交专线等“宠粉三件套”,让重庆游客陈女士直呼“服务天花板”。

  文明行为培育,厚植“文化浸润”精神沃土

  深挖文化资源,以文明实践活动涵养城市气质。南明区编制《精品旅游攻略手册》,将花果园夜景、海豚广场等现代地标与民族文化结合,打造“国际范”与“烟火气”并存的消费场景;云岩区在越界影城举办侗族大歌、苗族舞蹈等非遗展演,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多彩贵州魅力。

  创意文明标语则成为潜移默化引导文明行为的“软载体”。影城内,“垃圾不乱丢,申公豹也点头”“火尖枪指文明道”等趣味标语,将电影元素与文明倡导结合;电梯间“最狠的结界是二手烟”、公厕“混天绫卷走脏乱差”等提示,以轻松形式规范游客行为。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