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5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凡
日前,由贵州省8个协作市州和广东省6个帮扶市共同参与的“黔货出山·八仙过海”2025年粤黔协作帮扶促消费“1+8”现场展销对接活动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圆满结束。粤黔两地152家企业达成协议,实现产销对接金额15.01亿元,粤黔协作助力“黔货出山”取得明显成效。

黔西南州“薏仁丝苗米”等产品吸引消费者选购。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主办,贵州省的8个市州以“打擂台”的形式举行渠道对接会、集采选品会、专场直播、社区展销等。铜仁“梵山春醒·仁礼湾区”、黔西南“匠心传韵·山水滋味”、六盘水“生态凉都·高山珍品”、安顺“甜蜜安顺·五一好礼”、遵义“珠遵联璧·山海情深”、黔东南“酸汤时节·味蕴苗乡”、黔南“都匀毛尖·香满人间”、毕节“生态黔货·好滋好味”等主题活动相继开展。

黔东南州“擂台”上,模特身着苗绣元素时装表演,现场展示“贵州绣娘”技艺,苗绣技艺与国潮设计完美结合。广州一家文创企业当场签下百万元合作意向协议,“我们要让苗绣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衣柜。”该企业负责人说。
六盘水市“擂台”上,7家企业展示农特产品、旅游资源,以得天独厚的“凉都”名片吸引了众人眼光,线上网络订单节节攀升。
毕节市“擂台”上,销售人员一打开蒸笼,赫章可乐猪腊肉、香肠散发出的香味弥漫展区。“可乐猪生活在喀斯特山区,风味独特,肉质紧实,香味十足。”赫章县农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常玉介绍,仅4月29日活动启动当天,就卖出200多份试吃装。广州一家餐饮企业当场签下百万元订单,企业负责人说:“这种品质的腊肉,在大湾区餐厅一定会畅销!”

系列活动现场,黔东南州的非遗展品成为打卡热点。一袭青衣配以“贵州绣娘”工艺的花腰带、精雕细琢的银饰吸引观众排队观看、穿戴体验。“没想到传统工艺也能这么‘潮’!”广州市白云区的张女士一边试穿一边赞美。
遵义辣椒、铜仁红薯、关岭牛肉、都匀毛尖茶、盘州火腿等各种农特产品受到广州市民青睐,采购商纷纷下单,把贵州带来的农特产品留在大湾区市场。
据介绍,系列活动同步启动“粤黔媒体连线·助力黔货出山”大型直播,多家媒体联动,通过“主会场+原产地”多地连线向全国观众展现贵州农特产品的魅力。直播期间,毕节市天麻收获中老年群体青睐,六盘水猕猴桃果干则被年轻消费者顶上人气榜,铜仁抹茶接连被要求上线签约……
“这种互动让我们直接听到了市场的声音,感受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铜仁一家抹茶加工企业销售经理刘锦薇表示:“我们将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持续打造和提升产品品质。”
近百家贵州企业与广东采购商达成长期合作。黔南州贵州金塘玉水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与广东一家企业达成长期供货协议,涉及鸡蛋、肉鸡等。“大湾区市场促进单一的农产品向全链条发展。”金塘玉水公司负责人林汉春说,下一步有望联合广东多家企业进行更多领域延链发展。
不仅是农特产品,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样受到广东消费者青睐。安顺旅游集团推出“黄果树+屯堡文化”精品线路,与广州多家旅行社达成合作。“我们要让游客‘以购代帮’,买黔货、游贵州、促帮扶、助振兴。”该集团销售人员朱维佳介绍,线路中包含刺梨采摘、蜡染体验等消费环节,预计年引流游客超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