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爱心妈妈”以爱之名 照亮困境儿童成长路-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8/14 16:47:33
来源:瓮安县融媒体中心

瓮安:“爱心妈妈”以爱之名 照亮困境儿童成长路

字体:

  “杨妈妈,感谢您的照顾和关心,今天想请您吃个饭喝杯茶,方便吗?”“可以可以!我在家安排好,你好久下班?”……翻开杨吉芬与她结对帮扶女孩君华的微信聊天记录,满屏是亲切的交流与暖心的问候,这份真挚的“母女情”令人动容。

黔南州妇联“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活动。(廖雪梅 摄)

  杨吉芬是瓮安县瓮水街道新庄社区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是一位“爱心妈妈”。在她眼里,大一学生君华懂事自律,是让她引以为傲的女儿。而在君华心里,自从有了“杨妈妈”,她才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多年前君华的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生活无人照顾。杨吉芬主动结对帮扶,力所能及给予君华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藉,陪伴孩子度过高中阶段学习并考入理想大学。

  9岁的子杰是杨吉芬帮扶的另一名留守儿童,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性格内向。子杰的情况让杨吉芬很是牵挂,她为子杰购买学习生活用品,陪伴参加“亲子阅读”,倾听孩子心声,尽力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

  “子杰现在开朗多了,他遇上开心的事、受了委屈,都愿意和我讲。”看着孩子的变化,杨吉芬甚是欣慰。

“爱心妈妈”入户走访留守儿童。(廖雪梅 摄)

  新庄社区副主任宋莉娟同样是一名“爱心妈妈”。得知帮扶孩子小缘受伤住院,便立即买了物品到医院看望。她陪孩子聊天,了解其病情和思想动态,针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消极想法,通过讲述励志故事,鼓励他勇敢面对生活。尽管宋莉娟工资微薄,但对孩子却格外舍得,常给小缘买玩具和学习用品,与孩子建立了信任和深厚感情。

  在这些孩子心中,“爱心妈妈”不仅仅是暖心称谓,更是孩子们心灵的归属和彷徨时的港湾。

  瓮水街道广场社区的小雨曾因病厌学,昼夜颠倒沉迷游戏,饮食不规律,其母亲焦急万分。“爱心妈妈”赵仁莉多次入户走访后,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全面检查。医生发现小雨患有轻微脑膜炎,由于救治及时得以痊愈。

  “孩子现在愿意主动学习了,太感谢您了,再晚点送医,后果不堪设想。”小雨母亲感激地对赵仁莉说。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自瓮水街道办事处开启“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以来,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协同联动,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中的爱心人士,组建了13支“爱心妈妈”队伍,并通过技能培训提升关爱能力与服务质量。目前,已有81位“爱心妈妈”结对帮抚180名儿童。

  “爱心妈妈”以爱为名温暖童心,用行动诠释母爱真谛,帮助受困的孩子重拾自信,用点滴微光照亮孩子的成长路。(陈辉碧 廖雪梅)

【纠错】 【责任编辑:廖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