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里的竹都,赤水“醉”美!丹霞赤壁下,竹海翻涌间,赤水河畔的酒香悄然融入游人的行囊。这片能产好酒的土地,持续输出,与时俱进,继续一场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华丽转身。
自然基因:赤水能产好酒的密码
赤水坐落于北纬28°的中国白酒黄金酿酒带,221~1730米的中海拔与赤水河谷特有的冬暖夏热气候,造就了天然的“酿酒温床”。这里年平均风速1.6米/秒,为微生物群落构建稳定的栖息环境。

1300平方千米的丹霞地貌是赤水的另一张王牌。
丹霞石砌筑的酒窖透气性极佳,促进酒体醇化;而富含矿物质的紫红泥封窖,既抑制杂菌又培育出独特的微生物矩阵。
更令人惊喜的是132.8万亩竹海带来的生态革命。“以竹代塑”在这里成为现实——竹纤维酒盒、竹制酒托标签逐步替代传统塑料包装,赤水人真诚酿造着一瓶瓶“会呼吸的酒”。
“酿在竹海里,藏于丹霞地”的产区特质从未改变,中海拔、低纬度、深河谷、微风速、生态水、紫红泥、丹霞石、红缨子、竹海酿、竹代塑的十大产区价值,构成赤水酱香酒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焕新:从车间到体验场的变革
在赤水,“一园两区”的产业布局催生着全新的酒旅融合体验。
走进远明酒业的制酒车间,浓郁酱香扑面而来。在氤氲蒸汽中,酿酒师傅们正娴熟地进行着下甑、摊晾、拌曲等工序。这家2022年落地赤水的酒企,在坚守“12987”传统酿造技艺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守五门”准则——守产地门、守活粮门、守天时门、守手工门、守年份门。

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亲眼见证从投料到出酒的完整流程,还能沉浸式体验“咀嚼验粮”“上甑压气”“踩曲”“闻香调酒”等核心环节。今年以来,远明酒业已接待游客超7000人,每个参观者都有自己专属的酒旅融合体验。
而君台厚酱酒业则在2024年3月开启酒旅融合的新探索。通过打造花园式工厂,来访者可以在年轻解说专员的带领下,体验6D影院、DIY调酒等创新项目。更值得一提的是,君台厚酱酒业在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持续开拓海外市场,让赤水酱香飘向世界。
空间新生:老城街巷的酒香新韵
夜色古韵,今年9月30日,赤水酱香名酒馆在“老城记忆”文化街区正式开业,迅速成为街坊邻里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这里不仅是品鉴佳酿的场所,更是一个完整的酱酒文化传播平台——从原料甄选到酿造工艺,从品鉴方法到存储知识,全方位传递着酱酒文化的精髓。

与此同时,赤水市旅游美酒美食街区也在今年4月底开街后,立即成为城市消费新地标。“五一”期间,这里人潮涌动,线上线下好评如潮。
贵福酒业等酒庄也不再是传统的生产场所,而是转型为集生产、观光、品鉴于一体的酒文化空间。这些酒厂正在成为活态的酱酒博物馆,让游客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酱酒魅力。
文化赋能:老传统的新表达
赤水,这片见证过红军四渡赤水传奇的土地,如今正在书写产业转型的新篇章。红色文化的坚韧精神与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在这里完美融合。
在推进酒旅融合的过程中,赤水特别注重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文昌宫历史文化街区、天泽门、聚金门等历史建筑的修复与活化,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实现了有机融合,形成了“日游历史街区、夜赏光影”的全时段旅游体验。

2022年11月,赤水丹霞旅游区成功入选贵州省首批“十大酒旅融合景区”。2024年9月,贵福酒庄获评“贵州第三批酒旅融合景区”“四星级特色酒庄”。如今,在“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游客可以在欣赏世界自然遗产的同时,品尝地道的赤水酱酒,感受独特的酒文化。
未来已来:一种生活方式的输出
赤水的酒旅融合,本质上是一场从“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的转型。在这里,各具特色的酒企因地制宜打造别具一格的酒庄、文化体验馆,与当地特色民宿深度合作,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体验选择。

据悉,君台厚酱酒业已计划与素日青禾悬崖瀑布野奢酒店合作,打造将极致自然环境与奢华住宿体验完美结合的新型酒旅形态。未来,游客白天可以参观酒厂、学习品酒,晚上在悬崖边伴着星空小酌,这种体验必将成为赤水的独特名片。
夕阳西下,赤水河泛起粼粼波光,远处酒企的灯火次第亮起,与丹霞赤壁相映成趣。这条见证过历史转折的河流,如今正见证着一场产业变革的生动实践。
赤水酒旅融合的故事,如同杯中回甘的本地酱酒,余韵悠长,虔诚等待着更多人来品味、来见证、来成为故事的一部分。(张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