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促增收-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5/08 17:19:51
来源:贵州日报

黔西南州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促增收

字体:

黔西南州特色产业多点开花促增收

同样一块地,收益大不同

  5月的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街道楼纳村,山野间一片葱绿。走进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楼纳生产基地,大棚内一排排鲜花整齐排列,扑鼻的花香沁人心脾。

  “很多鲜花都是比较敏感的植物,在日常管护中必须注意大棚内的光照、湿度、温度等因素,这对兰花的生长十分重要。”该基地负责人陈虓一边查看各类鲜花的生长情况,一边向记者介绍。

  作为基地负责人,今年39岁的陈虓对基地鲜花的品质十分有信心,“我们的鲜花不仅销往武汉、昆明、广州等地,还远销到东南亚等地区。”

  “以前在这块土地上务农,辛辛苦苦一年,也不过刚刚温饱。现在这里成了兰花基地,大家不仅能从土地流转中收取租金,还能来这里打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作为基地的长期工,村民涂兴翠见证了这个基地带给大家的改变,“现在年收入2万多元,家里生活得越来越好,以前根本不敢想。”

  楼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再安介绍:“土地流转后,我们通过集中利用的方式在这里建立了鲜花基地。”

  “同样的一块地,使用方式不同,村民们的收益也不同。”陈再安表示,为改变村子发展面貌,近年来,楼纳村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将零星的地块聚合成有机整体发展规模农业,“这打破了限制高效农业发展的土地界限,提升了土地生产效益,也让村民得到了实惠。”

  目前,全村1000余户共流转3200余亩土地入股企业,每年能实现最低保底分红250万余元。

  “旱地烟果草、水田花菜稻。”陈再安介绍,按照土地生产特点,楼纳村建立了以水稻、花卉、精品水果和有机蔬菜等产业为重点的发展体系,高效立体农业发展势头逐年向好。

  生态优、村庄美、产业多、农民富。数据显示,楼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11年的3896元增长到2024年的1.79万元。

  楼纳村发展变化的背后,是黔西南州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不懈努力。

  从普安江西坡到兴义纳灰村,从特色农业产业到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黔西南州立足山地实际,紧盯品种、品质、品牌,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紧盯重点人群,聚焦“四项收入”,在促进稳岗就业、强化产业带动、盘活农村资源、落实惠农政策上发力。

  2024年,黔西南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贞丰火龙果、望谟油茶等9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普安红茶、兴仁薏仁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接下来,该州将继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推进茶叶、菜心、食用菌、薏仁米等重点单品做大做强。(记者 方林 杨诗雨)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