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黔东南州工业经济版图上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从智能工厂的高效运转到重点项目的加速推进,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赛道的强势崛起,全州工业企业以“实干+创新”的姿态,交出“多点开花、蓬勃向前”的亮眼答卷,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近日,笔者走进台江经济开发区的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充电车间内工人熟练操作,为蓄电池充电、加注电解液,工序有条不紊。据悉,一块电池需经3个大车间、60多道工序打磨才能出厂。作为当地最大规上工业企业,其日产14万至14.5万只蓄电池的产能中,近三分之一专供爱玛、雅迪等头部电动车品牌,稳居细分市场核心地位。而取得这样的市场地位,正是得益于技术创新的结果。经过3年研发,该企业四连制造技术(连铸连轧连冲连涂)生产线实现突破。
“我们极板有6条全自动生产线,我们的技术升级由原来的16毫米的铅板压缩到0.72毫米,抗腐蚀性得到质的提升。第二是我们装配工序,由原来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温差在10度范围,现在自动化之后控制在正负1度。第三是12条极板充电生产线,现在升完级之后,每一个电池都可以独立地控制,独立充电、独立的配置。”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明朵说。
在四连制造技术生产线稳定运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后,该公司并未止步。企业深知,要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既需单项技术突破,更要系统性升级。因此,公司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着力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推动从“制造”到“智造”跨越,注入持久动力。
“我们团队今年上半年主要做了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同时我们团队还围绕产品做深化,不断加强产品质量。上半年,我们的业绩呈增长趋势,我们上半年也完成了19亿元的产值,税收在一个多亿。下半年,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以及绿色化生产方面,我们将加大力度,让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钦晓峰说。
贵州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在丹寨县金钟经济开发区的贵州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车间,7兆瓦级高原山地风电机组正待出厂。这一“贵州最大单机容量超低风速机组”年上网电1400万度,可满足7700户家庭年用电,相当于年节标煤4564吨、减排二氧化碳12278吨。作为贵州清洁能源产业核心力量,其专注大型山地风机制造,一期投产后已形成300台年产能。
“通过在大功率风机叶片生产和整机智能化技术领域取得关键突破,公司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了。上半年生产运营稳健增长,产值突破5亿元。下半年,公司将全力确保新产能全面达产,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并积极拓展西南风电市场,力争为贵州及西南地区的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贵州明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装厂厂长许奕波说。
贵州庆昌镒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配件领域,贵州庆昌镒万汽车配件厂以“小而精”稳步发展。车间内,车门拉锁、车窗拉锁等产品批量生产,加急供应比亚迪、奔驰、奥迪、宝马等车企。
“截止到6月底,我们已经完成销售目标1400万元,目前更多的是倾向于国内主机厂的产品业务,年初做的那个销售计划是2800万元。目前来看是完全能够达成的。”贵州庆昌镒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刘刚说。
这些企业只是我州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州将紧扣“5+N”工业产业蓝图,以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为抓手。项目推进上,紧盯656个“5+3”调度在建项目,确保1664.59亿元总投资项目落地,力争完成395.4亿元年度投资。产业招商上,延续上半年新引进151个工业项目、276.19亿元合同投资的势头,推动167.58亿元备案项目落地。同时强化政策扶持,鼓励研发创新,延伸产业链,打造具有黔东南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经济腾飞筑牢根基。(周天亮 吴路路 吴鹏程 赵唯茜 何宣杰 吴尊泉 吴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