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岑巩:“景区协商”聚合力 文旅融合焕新颜-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7/22 17:32:02
来源:岑巩县融媒体中心

贵州岑巩:“景区协商”聚合力 文旅融合焕新颜

字体:

  旅游要发展,合力是关键。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政协创新建立“景区协商”机制,搭建政府、企业、游客、群众共商共治平台,紧扣景区所需、游客所想、群众所盼、政协所能,聚焦景区建设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通过实地调研摸实情、专题座谈谋良策、多方联动聚共识,推动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实效,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盛夏时节,岑巩县木召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热闹非凡,猛虎夏令营的孩子们身着统一服装,正在教官的专业指导下体验丛林穿越、挑战网红桥等项目,欢笑声与自然交响,奏响夏日活力乐章。

猛虎夏令营的孩子们体验丛林穿越。(吴念 摄)  

  “今天是我来到这个夏令营的第二天,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气候也非常凉爽。刚才,教官带我们去体验了丛林穿越项目,这个项目对我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们都勇敢地克服了下来,通过这个项目,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力和勇气。”猛虎夏令营学员李武璇说。

  岑巩县木召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以亲子研学基地为核心,融合古思州文化、生态探险等元素,打造沉浸式度假体验。其转型发展,得益于县政协推行的“景区协商”机制。

  “政协搭建的协商平台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我们的研学基地从规划到落地只用了三个月,现在迎来了暑期的第一批学员,不仅让我们的景区淡季不再淡,而且收入实现了多元化。下一步我们计划开发更多特色课程,让研学真正有料、有趣、有意义。”岑巩县大有镇木召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负责人姚本英说。

在木召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景区协商”议事室召开会议。(吴念 摄)

  同样受益的还有红豆杉景区。通过协商明确“保护优先、适度开发”路径,该景区修复生态步道,推出康养科普游线,实现生态与旅游双赢。

  今年以来,岑巩县政协构建“1+5+N”协商体系(1名召集人+5类议事成员+N个利益代表),在县文旅部门设置了景区协商办公室、景区设立了议事室,制定了议事协调领导小组、议事公约、议事模式、议事原则、议事程序、成果转等制度上墙,围绕资源开发、产业融合、营销引流、运营管理等难题开展多层次协商,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景区、难事联动破解”。

  “通过政协景区协商工作机制,深入景区一线为景区把脉问诊,帮助景区解决建设发展、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景区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岑巩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旅游服务指导站站长杨胜鹏介绍,在未来的两年,全县A级旅游景区,将跳出单一的旅游观光模式,向“文化+研学+康养的旅游+新模式”转变,走出一条深具岑巩特色,有别于周边其他县市的旅游发展新路。

岑巩县客楼镇红豆杉旅游景区。

  从木召研学基地到红豆杉景区环境保护,“景区协商”机制成为破解发展瓶颈的金钥匙。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解决交通配套、业态创新等10余项关键问题,并新增10余个特色体验项目。

  “‘景区协商’是政协履职的新平台,既为党委政府分忧,又为企业和群众解难。”岑巩县政协副主席何之斌说,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和乐景区”建设,让协商民主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这一创新机制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共商共建”的跨越,绘就政企游民多方共赢的同心圆。下一步,岑巩县将不断推进“景区协商”走深走实,以文旅融合为引擎,为全县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何晓燕 陈昆 吴念 黄彩云)

【纠错】 【责任编辑:廖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