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区:“破立”并举 守护青少年精神家园-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6/12 14:29:26
来源:水城区委宣传部

水城区:“破立”并举 守护青少年精神家园

字体:

  未成年人保护需要雷霆手段的“破”,更需春风化雨的“立”。六盘水市水城区的“护苗”实践,诠释了未成年人保护从刚性“破冰”到柔性“筑基”的系统性跃升。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净化校园周边与网络空间,更在于把握“育人”核心——将“护苗”理念融入校园情景课堂、嵌入留守儿童关爱、植根社区文明实践。

青年志愿者向学生推广图书

  净化文化“微空间”

  “老师,我知道!正版书的味道是香香的!”

  “老师,爸爸说网吧里的大电脑会咬小朋友的手指!”

  “老师,恐怖视频里的怪物都是坏人假扮的!”

  …………

  前不久,在水城区第七幼儿园大一班教室里,充满童趣的稚嫩童声此起彼伏。这是区新闻出版局精心组织开展的“护苗课堂进校园”活动中的生动一幕。

  工作人员化身“护苗使者”,通过《护助健康成长拒绝有害内容》情景互动课,阐释“护苗”理念,引导孩子们自觉拒绝盗版书籍,传授辨别盗版书籍的实用技巧,剖析盗版对身心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教会孩子们寻求保护的正确途径。

  活动现场还发放了精美的“黔卫护苗·绿书签行动”宣传海报及创意书签,通过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为孩子们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文化安全防护屏障。

  此外,工作人员还精心准备了PPT课件,用“护苗”“绿书签”宣传视频,通过“图片+文字”的方式生动地向孩子们传递“护苗”“绿书签行动”的内容,组织孩子们在书签上作画,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理解。

  课堂上,孩子们认真听课、踊跃发言,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5岁的苗苗举着自创书签说:“我要把这个小盾牌送给开书店的叔叔!”这堂别开生面的启蒙课,不仅发放了100余份宣传物料,更在幼小心灵播下了文化安全的种子。

  聚焦开学季等关键节点,水城区整合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靶向整治校园周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围绕出版物销售、文化用品、电子产品、打字复印、快递物流等领域,严查严打含有淫秽色情、暴力恐怖、校园霸凌等内容的非法少儿出版物、盗印教材教辅,以及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检查门店300余个,收缴非法出版物800余册,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秩序持续规范,筑牢未成年人成长“前沿防线”。

工作人员为青少年儿童发放“绿书签”

  守护数字“清朗地”

  “这次活动很精彩,叔叔阿姨不仅教我们正版图书的好处、如何鉴别盗版书籍以及自我保护常识,还耐心解答了我们的各种问题,最后送来了玩具和作业本,我特别开心。”日前,家住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的陈栋军小朋友高兴地说。

  水城区海坪街道阿娄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陪伴。基于此,海坪街道联合六盘水师范学院在阿娄社区开展了“关爱守护伴成长”护苗行动,旨在提升少年儿童安全意识,丰富课余生活。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PPT演示和短视频播放,向孩子们讲解安全知识、健康阅读、文明上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宣讲过程中,志愿者与同学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

  活动通过“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形式,切实落实“关爱守护伴成长”计划,让同学们感受到关爱与温暖,增强抵制非法出版物和不良信息的意识,并鼓励同学们互相监督,为自己的健康成长负责,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水城区针对未成年人高频使用的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平台,建立了“监测—处置—反馈”闭环机制。该机制联合网监、网信等部门实施重点监测,确保对不良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拦截、早清除”,同时依托融媒体中心平台,公开“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指南”,畅通举报电话等渠道,发动网民参与监督。

  通过“线上监测+线下联动”的方式,能够及时回应家长和学校的关切,切断有害信息向未成年人渗透的网络链条。这种“全员护苗”的社会共治格局,有效守护了青少年的“触网安全”,为未成年人营造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出版物市场开展检查

  厚植思想“防护林”

  “以前不知道盗版书危害这么大,以后买书一定要认准正规渠道。”日前,发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在开展“扫黄打非树正气、绿色阅读促成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村民张斌在听完志愿者讲解后表示。

  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实地检查、详细询问等方式,对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进行“扫黄打非”全面摸排检查和宣传,并向管理人员认真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和注意事项,督促群众加强“扫黄打非”意识、安全意识。规范农家书屋书籍管理,“清扫”非法出版物,积极倡导使用健康、文明的正版书籍。

  在确保农家书屋环境清朗的基础上,志愿者们还走进村居开展延伸宣传。他们向居民发放宣传页,并讲解“扫黄打非”相关政策知识,让居民们了解“黄、非”对社会、对居民的危害,引导他们要抵制不良网站,通过正规途径购买书籍,发现不良网站或者非法刊物要及时举报,为文明社会、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此次活动,发耳镇辖区文化市场环境得到净化,营造了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后,发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结合创文工作,积极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融入文化服务活动,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营造“扫黄打非”进社区、进村庄的浓厚氛围。

  以“扫黄打非·护苗”为主题,水城区创新“校园+家庭+社会”三维宣传模式。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张贴宣传海报、发放“绿书签”,邀请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教育,引导学生识别非法出版物、抵制文化垃圾;‌构建家庭防线,‌通过微信群、QQ群向家长推送“护苗”知识300余条次,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形成“家校共护”合力;拓展社会覆盖面,累计发放“绿书签”‌1000余份‌,倡导“到正规书店购书”的文明理念,‌在全区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水城区以“三集中”为抓手,推动“护苗”工作从“单一整治”向“系统治理”转变,实现校园周边环境“清朗”、网络空间“洁净”、宣传氛围“浓厚”的良好成效。下一步,水城区将持续深化“护苗”长效机制建设,让“绿色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培育时代新人筑牢文化安全防线。

【纠错】 【责任编辑:李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