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王松:扎根基层践初心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5/21 16:03:19
来源:西秀区委宣传部

驻村第一书记王松:扎根基层践初心 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字体:

  在西秀大地的广袤乡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暂别城市霓虹,割舍小家温情,以泥土为纸、汗水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奋斗篇章。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松,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自担任杨武乡石平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心用情带领村民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子。

  2021年5月,王松肩负着组织的信任与期望,来到西秀区杨武乡石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彼时,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不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摆在眼前。如何让石平村从脱贫走向振兴,成为萦绕在王松心中的“头等大事”。自入驻石平村以来,王松始终将基层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

  “刚到石平村来驻村的时候,首先想得最多的问题还是如何和我们村支两委搞好团结,把工作推进好。我来以后还是想通过‘三会一课’、开展主题党日等把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真正地融入一起,让他们看得见我们驻村工作队来到石平村以后是真正想干工作,想干成工作的人。”王松回忆道。

  “王书记来了以后,在党建这一块,给我们通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让我们党建这一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石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忠琼说。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驻村工作期间,王松带着驻村工作队一头扎进田间地头,3个月走遍17个村民小组,在655户村民家的院坝里、火炉边拉家常、问需求、找办法,把乡村振兴的蓝图一笔一画地勾勒在石平村的土地上。

  “如何把我们石平村的老百姓带领好,把市、区两级各项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落实好,都要通过我们基层战斗堡垒,也就是我们的村党支部这头‘领头雁’来带动,引领群众实现高质量的目标。”王松表示。

  

  在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王松带领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成功协调流转石平村土地130亩,建成“安顺烤烟种植科技成果转化园”。通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设施共享机制、推广先进种植技术,让有限的土地焕发了无限的生机。

  王松说:“通过烤烟种植,给我们石平村带来了收益,第一个方面是土地流转金;第二就是带动我们就近务工;第三方面是我们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推广的‘烟蔬轮作’模式,通过‘烟蔬轮作’,我们烟地里面一年四季都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烤烟在生长,附近老百姓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家门口务工。”

  依托烟草产业优势,石平村以烤烟种植为核心,辐射带动药材、蔬菜、竹荪、高粱、薏仁米等特色产业协同发展。2024年,石平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4000余元。其中,“烟蔬轮作”模式带动30余人就业,务工收入增加20万余元。

  石平村的美丽蜕变,离不开王松的躬身力行。作为乡村振兴“勤务员”,他以村为家,带领村民修订完善五章三十五条“村规民约”,将新时代农村建设要求细化为具体规范。发动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每周两次带头开展环境整治,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我们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来开展,第一个方面是示范引领和带动,第二个方面是硬件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改造。现在走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的,老百姓也对我们的工作很认可,这个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回报。”王松说。

  此外,王松还是村里的“项目管家”,从饮水管网改造到机耕道修建,从河道护栏到花池花台,就连村民歇脚的石桌石凳都得到了妥善安排。这些带着泥土味的民生工程,不仅拔高了石平村的“颜值”,更让这个曾经的普通村落蝶变成市级“宜居乡村示范点”,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2022年,石平村党支部先后被安顺市委、西秀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全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023年,更是被评选为“安顺市五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

【纠错】 【责任编辑: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