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把持续加大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民生工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工程治理、避险搬迁、监测预警等措施,使地质灾害防治取得良好成效,惠及全县1301户,托举起5403名群众的“安居梦”。
“搬出来是安全方便多了,我的孩子能在县城接受好的教育,同时下雨天再也不用急急忙忙撤离了,我在外务工也放心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近日,搬离原住地的冷水溪镇三脚坡村向家坡组居民张彬高兴地说。
冷水溪镇三脚坡村向家坡组滑坡示意图。
松桃县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中间地段,因水系发育、地形切割较强烈,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张彬就是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之一。
张彬户居住的地方位于冷水溪镇三脚坡村向家坡组滑坡,该滑坡斜长约220m,宽约180m,厚度约6m,规模有237600m3,平均坡度约30°,下伏基岩为碎屑软质岩体,区域内多处出现局部沉降和开裂等变形,稳定性差,威胁包括张彬户在内的29户105人,属于重点监测点位,在实施避险搬迁前,当地群测群防员每周都对危岩进行巡查监测,每到汛期降雨量大时,便组织张彬等户避险撤离至临时安置点。
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松桃县增发国债地质灾害搬迁项目,获批国债搬迁补助资金1.3553亿元、省级配套匹配资金0.1505亿元,在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对涉及全县21个乡镇(街道)104处在册隐患点开展避险搬迁。
冷水溪镇三脚坡村向家坡组居民张彬搬迁新址。
该项工作启动后,松桃县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住户进行动员搬迁。针对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动员难、选址难、搬迁慢等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群众意愿等因素,向群众详细讲解搬迁政策、补偿标准、安置方案,听取群众意见、解答群众疑惑、消除群众顾虑,做到愿搬尽搬,实行城区购买商品房、异地选址修自建房、周边购买二手闲置房等方式进行避险搬迁。同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整治。
“现在从这里路过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用担心上面有垮塌,出行确实安全快捷多了。”居住在松桃县盘信镇茶园村2、3组斩龙坳滑坡的老人们满意地说。
松桃县盘信镇茶园村2、3组,由于岩体结构、地形坡度等综合因素,盘信镇茶园村2、3组斩龙坳滑坡后缘通村公路上方发生局部垮塌,滑坡下部发现多条拉张裂缝,在遇到连续强降雨作用下,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激增,直接威胁下方51户216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施隐患工程治理前,周边群众出行时提心吊胆,担心滑坡。降雨时,当地镇、村便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影响群众生产生活。2024年初,国家增发国债支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资金到位后,松桃苗族自治县立即对包括盘信镇茶园村2、3组斩龙坳滑坡在内的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和排危除险,目前已全部完工,保障了89户362余人免受地质灾害威胁。
居民张彬搬迁新屋居住环境。
松桃县自然资源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熙介绍:“在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中,我们制定‘两步走’工作措施。一是积极向上报告隐患情况,争取资金实施工程治理。二是加强专业监测、巡查排查工作,同步全面落实群测群防工作,强化工作培训、避险演练,对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有效防控。同时,对申请搬迁的每一处房屋必到场调查,对出现矛盾纠纷或群众不理解政策的必到场宣讲调解,对验收环节必到每一处房屋查看是否安全拆除,确保无群众回迁、次生安全等遗留问题。”
截至2025年4月底,松桃县已提前完成年度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包括冷水溪镇三脚坡村张彬户在内的21个乡镇街道共计1301户5403人远离地质灾害威胁。(陈艳春 吴赟 解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