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贵州·新华一周图片精选-新华网
贵州频道返回首页
>>正文

光影贵州·新华一周图片精选

2024-01-28 20:51:46  来源:新华网

  红城遵义 雪景如画

  1月22日,贵州遵义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整个城区银装素裹、雪景如画,遵义会议会址小楼在白雪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宁静庄重。

  摄影:苏海、游右海pagebreak

  红城遵义 雪景如画

  1月22日,贵州遵义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整个城区银装素裹、雪景如画,遵义会议会址小楼在白雪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宁静庄重。

  摄影:苏海、游右海pagebreak

  红城遵义 雪景如画

  1月22日,贵州遵义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雪,整个城区银装素裹、雪景如画,遵义会议会址小楼在白雪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宁静庄重。

  摄影:苏海、游右海pagebreak

  贵州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在贵阳市北京路拍摄的雪景。

  22日,贵州省内各地迎来降雪天气,大雪纷飞,给万物披上了白色的外衣,银装素裹,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新华网 周远钢 摄pagebreak

  贵州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威宁草海雪景。

  22日,贵州省内各地迎来降雪天气,大雪纷飞,给万物披上了白色的外衣,银装素裹,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新华网发(管庆巍 摄)pagebreak

  贵州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贵州省贵阳南车站银装素裹。

  22日,贵州省内各地迎来降雪天气,大雪纷飞,给万物披上了白色的外衣,银装素裹,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新华网发(陈俊龙 摄)pagebreak

pagebreak

  贵州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在贵州省镇远县青龙洞景区拍摄的雪景。

  22日,贵州省内各地迎来降雪天气,大雪纷飞,给万物披上了白色的外衣,银装素裹,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新华网发(陆承林 摄)pagebreak

  贵州从江:雪落梯田 景美如画

  1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梯田雪景(无人机照片)。

  当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迎来降雪天气。雪后的加榜梯田,银装素裹,宛如画卷。

  新华网发(罗京来 摄)

pagebreak

  贵州从江:雪落梯田 景美如画

  1月22日拍摄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加榜梯田雪景(无人机照片)。

  当日,受强冷空气影响,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迎来降雪天气。雪后的加榜梯田,银装素裹,宛如画卷。

  新华网发(罗京来 摄)

pagebreak

  全国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游客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乌江寨景区乘船观赏雪景(无人机照片)。

  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迎来降温降雪。

  新华社发(袁福洪 摄)pagebreak

  全国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游客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游玩。

  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迎来降温降雪。

  新华社发(吴贤燕 摄)pagebreak

  全国多地迎来降雪

  1月22日,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都市第三地生态园,市民在欣赏雪中梅花。

  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迎来降温降雪。

  新华社发(贺春雨 摄)pagebreak

  寒潮来袭 贵阳迎来初雪

  1月22日,贵阳市观山湖区阅山湖公园及周边房屋被白雪覆盖(无人机照片)。

  当日,贵阳市迎来2024年第一场降雪。据气象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20日至25日贵州将出现大范围寒潮及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过程。为加强防范应对,贵州已于1月20日14时启动低温雨雪凝冻灾害IV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pagebreak

  寒潮来袭 贵阳迎来初雪

  1月22日,市民在贵阳黔灵山公园赏雪。

  当日,贵阳市迎来2024年第一场降雪。据气象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20日至25日贵州将出现大范围寒潮及低温雨雪凝冻天气过程。为加强防范应对,贵州已于1月20日14时启动低温雨雪凝冻灾害IV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pagebreak

  除冰雪 保安全

  1月22日,公路养护人员在贵州省玉盘高速三施段施秉县境内开展除雪工作(无人机照片)。

  近日,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迎来降温降雪天气,各地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抗凝除雪工作,保安全保畅通。

  新华社发(王超 摄)pagebreak

  除冰雪 保安全

  1月22日,青年志愿者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江凯河大桥开展除雪作业(无人机照片)。

  近日,受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多地迎来降温降雪天气,各地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抗凝除雪工作,保安全保畅通。

  新华社发(邰胜智 摄)pagebreak

  动车整装待发迎春运

  这是1月25日凌晨在贵阳北动车所拍摄的动车组列车(无人机照片)。

  大雪天气过后,贵阳北动车所内数十列动车组停靠在存车线上,排列整齐如同一支“陆地舰队”。据了解,今年春运于1月26日开始到3月5日,共计40天。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动车整装待发迎春运

  这是1月25日凌晨在贵阳北动车所拍摄的动车组列车(无人机照片)。

  大雪天气过后,贵阳北动车所内数十列动车组停靠在存车线上,排列整齐如同一支“陆地舰队”。据了解,今年春运于1月26日开始到3月5日,共计40天。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动车整装待发迎春运

  这是1月25日凌晨在贵阳北动车所拍摄的动车组列车(无人机照片)。

  大雪天气过后,贵阳北动车所内数十列动车组停靠在存车线上,排列整齐如同一支“陆地舰队”。据了解,今年春运于1月26日开始到3月5日,共计40天。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pagebreak

  花江峡谷大桥进入猫道施工阶段

  正在安装架设猫道承重索的花江峡谷大桥5号主塔(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日,花江峡谷大桥猫道承重索顺利跨越北盘江,两岸主塔成功“牵手”,大桥进入猫道施工阶段。猫道是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之下的线形临时施工便道,待花江峡谷大桥猫道承重索全部架设完成后,将调试安装猫道,为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建于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建成后桥面距离峡谷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pagebreak

  花江峡谷大桥进入猫道施工阶段

  正在安装架设猫道承重索的花江峡谷大桥(1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日,花江峡谷大桥猫道承重索顺利跨越北盘江,两岸主塔成功“牵手”,大桥进入猫道施工阶段。猫道是悬索桥施工时架设在主缆之下的线形临时施工便道,待花江峡谷大桥猫道承重索全部架设完成后,将调试安装猫道,为大桥上部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建于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建成后桥面距离峡谷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

  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pagebreak

  探秘穿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这是1月24日拍摄的贵州普定穿洞遗址北洞口(无人机照片)。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专家历时2年,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穿洞遗址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

  此次考古发掘在穿洞遗址发现墓葬3座、石制品1万余件、骨角制品2500余件、动物骨骼10万余件,同时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植物遗存,为探讨现代人出现与人类环境适应多样性等两个史前考古重大课题增添了重要的新证据。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pagebreak

  探秘穿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1月24日,在贵州普定穿洞遗址,考古专家与实习学生在讨论遗址层位与年代。

  近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专家历时2年,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的穿洞遗址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

  此次考古发掘在穿洞遗址发现墓葬3座、石制品1万余件、骨角制品2500余件、动物骨骼10万余件,同时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植物遗存,为探讨现代人出现与人类环境适应多样性等两个史前考古重大课题增添了重要的新证据。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pagebreak

  年味渐浓迎新春

  1月25日,在赤水市市中街道一年货市场,年货饰品让人驻足观赏。

  灯笼挂,年味起。春节临近,贵州省赤水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高挂的饰品氤氲着祥和暖意,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新华网发(张浪 摄)pagebreak

  新华全媒+丨“慢火车”上的“村晚”

  1月26日,在沪昆铁路六个鸡火车站,村民挑着装满蔬菜的担子准备登上5640次列车售卖。

  1月26日,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沪昆铁路5640次列车上举办。活动以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起途经的站点和村寨,向全国观众展现喜庆祥和的苗乡侗寨新画卷。

  往返于贵阳与玉屏之间的5640/39次绿皮火车,开行至今二十多年,为沿途10多个小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便宜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是乡亲们走亲访友的“幸福快车”,更是把大山里的农特产品送到山外售卖的“致富快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pagebreak

  新华全媒+丨“慢火车”上的“村晚”

  1月26日,在5640次列车上,少数民族演员在演唱《铁路修到苗家寨》。

  1月26日,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沪昆铁路5640次列车上举办。活动以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起途经的站点和村寨,向全国观众展现喜庆祥和的苗乡侗寨新画卷。

  往返于贵阳与玉屏之间的5640/39次绿皮火车,开行至今二十多年,为沿途10多个小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便宜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是乡亲们走亲访友的“幸福快车”,更是把大山里的农特产品送到山外售卖的“致富快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pagebreak

  新华全媒+丨“慢火车”上的“村晚”

  1月26日,在5640次列车上,少数民族演员向老铁路建设者们敬酒。

  1月26日,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沪昆铁路5640次列车上举办。活动以车厢为移动舞台,串联起途经的站点和村寨,向全国观众展现喜庆祥和的苗乡侗寨新画卷。

  往返于贵阳与玉屏之间的5640/39次绿皮火车,开行至今二十多年,为沿途10多个小站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便宜便利快捷的出行方式,是乡亲们走亲访友的“幸福快车”,更是把大山里的农特产品送到山外售卖的“致富快车”。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责任编辑:刘昌馀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