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全力推动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信息展播>>正文

遵义:全力推动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

2024-01-24 12:10:57  来源:遵义日报

  近年来,遵义抢抓贵州省创建国家新型综合能源战略基地、国家数字能源基地和全市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四大机遇”,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不断发展,有力推动了基础能源产业、电力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做足“煤”文章

  煤炭是遵义传统的优势能源,也是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压舱石”。因此,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着规模化、清洁化、智能化发展是必由之路。

  遵义正按照“增储扩能、上大提小、提质增产”原则,推动煤矿产能规划结构从中小型向大中型转变,通过科学规划煤炭开发布局,实施煤矿“六个一批”分类处置,新建和做大扶强一批煤矿,盘活长期停产停建煤矿,淘汰落后产能煤矿,从整体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能储备,全面推动煤矿优化升级。

  通过加大煤层气规模化抽采利用,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投产前必须配套建设瓦斯抽采利用系统;科学有序推进煤矿露天开采,将有条件的矿井由井工开采转为露天开采或浅部露天+深部井工开采;在煤矿“两化”改造基础上,所有生产煤矿100%实现机械化采煤,生产煤矿智能辅助生产系统100%正常运行,推进习水县木担坝煤矿、桐梓县狮溪兴隆煤矿等2处煤矿建成智能煤矿,推动煤矿清洁、智能、安全生产。

  到2025年,全市煤矿产能达到2130万吨,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率超过一半,让煤炭产业对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做优“电”结构

  去年11月,遵义市首个“超级充电宝”——贵州金元鸭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运行。作为贵州省2023年15个独立储能示范项目之一,建设了由220千伏特升压站和两个储能电池舱构建的新型的电力系统。

  项目利用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2小时内即可充满一次电,可提供高达40万度的错峰电量,如按照每户家庭一天用10度电计算,能同时满足4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需求,大大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提高电力供需平衡,促进清洁能源的深度应用。

  在推动习水、桐梓、播州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作为煤电基础性安全保障电源的同时,以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为引领,我市正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和化学、压缩气体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等项目建设,优化电源项目建设布局,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

  “十四五”期间,全市加快推进500千伏务川变、220千伏虾子变、220千伏下坝变扩建等主网项目建设,健全完善主网架结构。针对各县(市、区)的不同建设需求,谋划实施3442个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项目,持续优化完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

  到2025年,全市电力装机预计达1150万千瓦左右,发电量约377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装机200万千瓦左右、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在推进电力产业增容提质的同时实现电力产业清洁高效发展,为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提供有效保障。

  做大“新”能源

  遵义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近年来在勘探开采上正在加快推进。

  在正安,通过对页岩气的勘探、钻井、压裂、采气、销售进行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常压页岩气规模化和商业化开采。

  随着重庆南川—道真—正安、四川古蔺—习水二郎、四川合江—赤水等输气管道的利用,更多“渝气”和“川气”将入黔,大力提升天然气输配能力,提升遵义天然气供应保障及调节能力。

  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遵义还在统筹推进新能源规模化发展,利用三一重能智能制造产业园,桐梓县鸡公山风电场、播州区枫乐风电场、播州区平正风电场、播州区国家级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到2025年,全市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00万千瓦左右。

  除了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发电,遵义还在积极发展地热能,大力推进地热能项目应用。已建成遵义师范学院新校区、遵义卷烟厂、贵州茅台医院、仁怀市妇幼保健院等浅层地热能项目,并作为示范点示范带动地热能项目应用。贵州钢绳年产55万吨金属制品异地整体搬迁浅层地热能项目、赤水市人民医院整体搬迁浅层地热能项目等一批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到2025年,全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预计达到350万平方米以上。

  利用遵义东部城区、仁怀、绥阳、习水、桐梓、湄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信能环保遵义汇川垃圾卫生填埋场沼气治理与循环利用发电工程项目和赤水市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等8座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带动作用,我市将逐步推进生物质能和氢能。

  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以上,非化石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重都将达到60%左右,力争全市现代能源总产值达到330亿元。(记者 石影)

[责任编辑: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