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用心用情提升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贵州省用心用情提升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2024-01-17 09:07:45  来源:贵州日报

聚力民生实事 增进百姓福祉

——我省用心用情提升民生“温度”彰显幸福“质感”

  找到工作获得稳定收入、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孩子顺利入托入学、社区开起了老年食堂……过去一年,在群众的真切感受中,一个个温暖的民生故事不断上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2023年,我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就业优先稳住就业“基本盘”

  “在这里上班,不仅能增加收入,还离家近,方便照顾小孩。”冬日,在贞丰县龙兴街道一把伞产业园生产车间,邓玲丽和其他务工群众正熟练地操作设备加工雨伞,裁剪、合片、缝伞等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在贵州,像邓玲丽一样在家门口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人还有很多。

  帮助就业是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2023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就业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在优化就业政策、盯紧重点群体、稳住市场主体、强化服务供给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以赴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制定出台《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并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失业人员就业创业,以及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分别制定政策措施,将就业工作纳入高质量考核;

  充分发挥东西部劳务协作优势,全面推进劳务协作站(点)体系化建设。建成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个省份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就业服务“一张网”,与广东省共建129个“一县一企(多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全力争取支持稳岗就业;

  实施“高校毕业生留黔”行动,开展“职引黔程 点亮未来”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为促进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我省大力实施“技能贵州”行动。特别是2023年以来,积极学习借鉴“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做法,制定了《关于推动职业技能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决定在全省实施“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工程,分层分类对技能培训作出部署安排,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10月底,全省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5.3万人次。

  …………

  稳就业持续显效,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2023年1月至10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94万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3.8万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95万人。

  推进教育卫生整体水平“双提升”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期待,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为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我省各级医疗机构持续改善服务措施、优化就医流程、强化人员培训、增设门诊和住院床位,同时加强接种疫苗宣传积极应对。

  “我们每周增加3到4个门诊,包括周末的门诊量;在住院方面,专门开设呼吸感染病房,增加病人周转速度,满足住院病人的需求。”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儿童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陈健德说。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省委、省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高度重视、高位推动,省卫生健康委积极作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打造区域内优质医疗服务高地,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引进省外优质医疗资源落地贵州等,不断建立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优质医疗服务体系,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更有“医”靠。目前,我省已建立起以综合医院为支撑、专科医院为突破、中医并重、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为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全省已有80个县(市、区)建设医共体143个,县域内就诊率达92.6%。

  2023年,全省教育系统奋力开拓、锐意进取,教学成果在各类评比中获得认可、实现新突破,是贵州教育的年度亮点之一。还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贵州人均受教育年限稳步提升、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突破,“美的教育”再上新台阶。目前,我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数量全国最多、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超全国平均水平态势持续巩固、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大幅提升、高等教育规模布局实现历史性突破跨越,贵州特色教育强省建设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向好向上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成色更好。

  不断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2023年12月21日,天柱县80岁的独居老人欧阳接过工作人员送来的粮油和大米,一个劲儿地道谢。

  安全温暖过冬牵动千家万户,我省在“早”字上下足功夫,早谋划、早研判、早准备、早行动,关心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众、“一老一小”。

  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2023年,我省各级民政部门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加快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实推进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734元/月、6086元/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到1012元/月,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9.1万人、特困人员10.7万人,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特殊儿童低保分类施保标准,共向95912名受益儿童增发低保金966万元。

  ——累计实施临时救助22.7万人次,共将143.5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35.1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和特困,对非本地户籍人口实施临时救助1964人次,对3830名生活困难未参保失业人员和生活困难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实施一次性临时救助,将1.1万名受灾群众纳入低保或临时救助范围。

  ——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进行再提标,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升至110元/月/人、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提升至90元/月/人。截至目前,共有38.4万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34.6万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省民政厅持续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修订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大保护”基础上增设“特殊保护”专章,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特殊保护立法依据。

  强服务,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方面,截至2023年10月,我省城市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100%,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达到1549个,覆盖率达到74.15%。全省公建民营养老机构192家,民办养老机构141家。(记者 韦倩)

[责任编辑:吴雨 王雪松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