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搬迁家园里的“锦绣”生活-新华网
贵州频道 返回首页
>>正文

乡村振兴丨搬迁家园里的“锦绣”生活

2023-07-18 16:07:02  来源:新华网

  太阳初升,走进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绣产业制作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村里的“95后”苗族绣娘杨文丽,一早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和村里其他绣娘们坐在一起,赶制一批线上苗绣文创产品订单。

  午饭过后,如往常一般,杨文丽换上一身苗绣装扮,来到车间旁的文创产品直播间,准时上线直播,并热情地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向网友推介苗绣产品。不一会儿,直播间内就涌入不少观众,开始询问她关于苗绣防晒帽、苗绣斜挎包的问题。

  杨文丽正在直播带货,展示手工缝制的刺绣手提包(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杨文丽曾在沿海打工多年,2017年毅然返乡创业,决心发展苗绣产业。2022年她的公司产值已达到180多万元,并带动全村20多名绣娘在家门口稳定就业。

  化屋村过去被称为“悬崖下的村落”,重重大山隔绝了人们与外界的交流,也阻断了村民的生计。如今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栋栋灰瓦白墙的小洋房鳞次栉比,村里道路整洁宽敞。绝壁之下,乌江如一抹绿丝带环绕村庄,不时有观光游船点缀江中,破浪而行,船上的外来游客受“百里画廊”吸引,纷纷拍照留念。

  “村里愿意学习直播带货的人越来越多,我也有信心,把村里的苗绣产业发展得更好。”杨文丽说。化屋村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及各项特色产业,借助电商等线上销售渠道拓宽销路,当地的特色苗绣不再“藏在深闺人未识”,而是售往全国各地。古老的“指尖技艺”,逐渐转化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

  杨文丽(右)正在刺绣车间内,与绣娘一同赶制刺绣产品(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距离化屋村30多公里的“锦绣花都”小区,是黔西市另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位于安置点的“彭艺工作室”内,绣娘们正在赶制一批刺绣蜡染文创灯罩。白色的底布上,点缀着不同深浅的蜡染纹路,斑斓的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彭艺,曾在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攻读民族民间美术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带领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积极发展苗绣蜡染产业,培训绣娘525人,签约50余名搬迁绣娘,按计件发放工资。

  46岁的搬迁户王洪群以前在工地上做工,如今跟着彭艺学习刺绣蜡染。“我没读过书,想学门手艺。”王洪群说,“这里有老师免费教,刚开始我做得比较慢,但相信自己能学会。”

  “帮助搬迁群众就业,让她们在获得一份稳定收入的同时,还能有时间照顾家里人,我也特别开心。”彭艺说。

  在彭艺工作室内,当地绣娘正在缝制绣片(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宣妮 摄

  据黔西市苗绣产业发展专班负责人张敏介绍,黔西市围绕“打造一个品牌、培育一批巧匠、建立一个基地、开发一批产品、设置一个示范展区、畅销N个销售平台”的发展思路,搭建了研发、生产、销售、展示、行业5个平台,采取“龙头公司+小微企业+合作社+农户(绣娘)”的发展模式,投入各类项目资金700多万元,全方位立体式抓好苗绣产业发展。“2023年,我们争取苗绣及相关产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张敏说。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在黔西市落地贵州首个苗绣全产业链的示范性园区。”多彩贵州文化产业投资集团经营管理部负责人、贵州省苗绣产业协会会长彭阳说,“预计这个园区将形成三四千人的就业规模,不仅带动大量搬迁群众就业,还会引领本土苗绣企业共同参与到苗绣的时尚化、产业化中来,带动贵州的苗绣产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记者周宣妮、李惊亚)

[责任编辑:刘昌馀 吴雨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