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高校智力人才优势助推产业扶贫
发挥高校智力人才优势助推产业扶贫

发挥高校智力人才优势助推产业扶贫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贵州省网信办联合新华网推出2018贵州省两会特别访谈节目《代表委员话开局》,贵州省人大代表潘学军就发挥高校智力人才优势助推产业扶贫、培养土专家等基层技术人员、 建立高效适用的产业组织模式发表看法。
精彩观点
2
潘学军

发挥高校科技人员智库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发挥高校科技人员智库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发挥高校科技人员智库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这次带来两条建议,一个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助推贵州产业扶贫,第二是多举措加快农业领域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为脱贫攻坚提供人才智力的支持。

这两条建议是从高校科技人员如何发挥其智库作用助力脱贫攻坚的角度考虑的。高校有人才、科技的优势,是社会的智库。这个智库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智力支持,一个是人才支持。

贵州目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关键年份。在实现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最难的就是产业扶贫。贵州目前正在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它切实关系到农户有没有一个健康的产业让他脱贫,持续的脱贫,持续的小康。在这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高校实际上是在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两个方面。从智力优势角度来讲,高校聚集了很多高层次人才,如何让这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很重要。第二是如何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第三是如何能够为产业培养人才,一方面是把学校现有的研究生或大学生培养好,让他们真正把专业知识学好,学扎实,为社会服务,另一个方面,我们要从产业中培养人才,把他们培养成地方留得住的土专家,这些土专家真正会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发挥作用。

当前产业扶贫当中,高校充分发挥智力和人才的优势可以做这几方面的事情:

一是怎么为政府谋划规划产业布局?

那就要充分利用知识挖掘当地最适合的资源优势,气候优势,然后研究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所以产业布局和规划特别重要。政府对当地的情况很熟悉,但是如何从产业的角度去拔高,这是高校的优势,这两个方面要结合,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地方政府知道要产业扶贫,但当地具体发展什么产业,就像当时我做核桃产业一样,很多地方不知道核桃是这么好一个产业而当地也有这么一个优势的。所以高校要联合地方把这个产业挖掘出来,帮他们做规划,做谋划,慢慢把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产业做起来了,有了好的产业布局以后,实际上最缺的是人才和科技。

有些县知道哪个产业好,但是做产业的时候发现科技的问题很多,一方面是在产业方面会出现新的科技问题,他们不知道怎么解决。另一方面,有些问题可能是一些实用的技术,高校可能也有,但他不知道怎么做。所以高校的人员就应该把产业当中存在的科技问题用自己的知识去剖析,去解决,为当地服务,另一个是用自己掌握的实用技术,主动为地方服务。

第三是人才的培养。

高校最大的资源就是学生,要把学生培养好。培养的农业专业学生,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跟农村、跟老乡要有感情。同时要在产业发展中培养当地的技术员,培养当地的科技特派员,培养当地的大户成为土专家,这些土专家是当地能够留得住的,也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力量。

第四,产业组织模式至关重要。

农业技术有了,如何让地方推广应用,就得需要好的组织模式来实行。贵州的“三变”改革、塘约经验都是比较好的组织模式。 

2
潘学军

发展核桃产业要长短结合 补充基层技术人员

发展核桃产业要长短结合 补充基层技术人员
发展核桃产业要长短结合 补充基层技术人员

我2006年在赫章县与贵州大学全面合作的背景下,去赫章县做核桃科研。地方政府想把核桃做成产业,我们发现做产业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优良品种,过去的古树一棵树一个样,无法做产业。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了优良品种的选择。第二个攻克的问题是嫁接,把优良品种嫁接当地现有的核桃树上。第三,嫁接之后如何丰产?所以又研发专用肥,研发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后来又出现病虫害比较严重情况,我们又研究病虫害的综合防控。12年所做的工作中,还包括完善产业链的建设,如开发核桃油、核桃工艺品等产品。

赫章县的现在核桃种植面积从当时的14万亩(古树)达到了现在的163万亩,超过十倍增长,挂果面积已超过40万亩,并且每年还在增长。核桃年综合产值能够达到15个亿,参与种植的农户年户均收入在5、6千元,种得好的大户,一年有8、9万块钱。发展核桃产业要注意长短结合,核桃是长线产业,在没有挂果之前就应该有个短线产业。赫章县在核桃树中间作了马铃薯、养心菜、中草药,这些收入都不低,长短结合,以短养长。

目前发展核桃产业面临的问题是基层人才队伍远远不够,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奇缺。我大约估算了一下,至少缺二分之一,一些地方要缺三分之二。

赫章的核桃技术已在水城、盘州、普安、晴隆、兴仁等十多个县推广。每一千亩核桃需一个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贵州要发展一千万亩核桃的话,要1万名专业技术人员,但贵州可能1千个都没有。

2
潘学军

土专家接地气能让技术真正落地

土专家接地气能让技术真正落地
土专家接地气能让技术真正落地

土专家对贵州太奇缺的。外面来的专家,到县去的次数有限。土专家扎根当地,好学,善学。他们接受新技术后,能利用其“乡土化”的模式,简洁化的把技术传给周围老乡,这是真正的技术落地。我在好多县培养了好多优秀的土专家了。他们结合当地特色,把你的技术改良得更适合当地实际。我们的技术研究多从学术化角度出发,土专家则让研究结果实用化。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农业实用技术到第一线后,不是高大上,而是简洁有效。 

2
潘学军

产业扶贫需金融助力 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扶贫需金融助力 龙头企业带动
产业扶贫需金融助力 龙头企业带动

果树要产出要结果必须要投入,而且它是先投入、后产出模式。但很多农户的传统认识则是有产出他才投入。所以政府应该通过搭融资平台,发展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相捆绑。

现在贵州一种较好模式是村企一体化,村的党支部、村委、合作社是一体的,龙头企业兜底。合作社当中有技术人员,农民以土地为资产可以获取部分效益,管理核桃果树打工又有部分效益,行间间作一些短项目还有收益。农户如果掌握些技术,还可被聘为技术辅导员,又多加一分额外收入。这样农户就可以把技术学到位,以点带面,农业产业就能够慢慢做起来。

潘学军
第十三届贵州省人大代表、贵州大学农学院副院长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