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续写新时代绿色紫云后发赶超新篇章
奋力续写新时代绿色紫云后发赶超新篇章

奋力续写新时代绿色紫云后发赶超新篇章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40年改革开放,40年砥砺奋进。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做好贵州省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的整体宣传,由贵州省网信办指导,新华网贵州频道推出系列访谈《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共话贵州改革开放40周年》。紫云县委书记张天勇做客新华访谈,畅谈紫云县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
精彩观点
1
张天勇

改革开放四十年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

改革开放四十年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
改革开放四十年 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

紫云县是全国唯一的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10个生态功能县之一和全省14个、安顺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2284平方公里,辖8镇2乡2街道办168个村(居),总人口40.02万,现有贫困村89个,贫困人口6.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8.28%。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脱贫时间紧是紫云的基本县情。

改革开放40周年来,紫云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回顾改革开放40年紫云建设和发展的成就,总体上可以概括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扶贫开发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优势更为凸显、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阅读更多

1
张天勇

依托山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山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依托山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一直以来,我县致力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山地资源和生态气候等方面的优势,着力解决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持续推动三次产业结构向“321”方向转变,努力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产比重从1978年的80.62:5.18:14.20调整为2017年的33.64:15.5:50.86,实现一产比重下降46.98%,二产比重上升10.32%,三产比重上升36.66%。主要抓了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紫云县山地面积占国土面77.8%,是一个农业产值和农业人口占比较大的山区农业县,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县围绕“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的发展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主要是加大节水改造、雨水集蓄、旱地浇灌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建成一批农业灌溉水源工程。加大农业生产区机耕道和生产便道建设力度,加快完善农业生产重点区域交通网络,基本实现6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道路与主干道路互联互通。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冷链物流、产品精深加工、物联网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建设。>>>阅读更多

1
张天勇

打造独特不可替代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打造独特不可替代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打造独特不可替代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紫云以“旅游+”为统领,促进特色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自然资源相互融合,以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旅游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一方面,加强苗族史诗《亚鲁王》和《苗族刺绣》《苗族蜡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创新和发展。我县通过举办紫云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扩大紫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依托少数民族特色风情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提升我县文化旅游精神的内涵,对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力度、保留古民居的建筑形态、丰富群众人文活动、保护自然环境、增加旅游收入等方面都有明显成效。其中,《亚鲁王》是紫云近年来倾力打造的一张民族文化品牌,被列为中国文化的重大发现之一,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更多

1
张天勇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紫云作为全省14个、安顺市唯一的深度贫困县,我县现在还有89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56个,贫困人口6.6万人,贫困发生率在全市是最高的,为18.28%,因此,我们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最重要的任务,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重大政治任务,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倾注“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扎实抓好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各项工作,重点打好“四场硬仗”。

一是打好产业扶贫硬仗。以“三权”促“三变”改革和全面推广“塘约经验”为着力点,以全县16个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6个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提质提效为突破口,按照主抓“三线”、主攻“四乡”、主推“四品”的产业布局,制定工作方案,加大调整力度,全力组织实施,形成了县域范围“一路一带、一线一带”产业结构合理配比的新格局。2018年完成玉米调减10.37万亩,实现5200户贫困户有效增收;扩种精品水果6000亩,带动30679贫困人口发展致富。>>>阅读更多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