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量预计超过5000亿元,2025年贵州人均GDP预计突破6万元,较2020年增加1.2万元以上。
“十四五”期间,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于2022年突破2万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2.27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县域经济总量占比达62.2%。
产业转型成效突出,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贵州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创新推进“富矿精开”,加快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20年的17.1%跃升至2025年前三季度的36.1%,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顶梁柱”。
数字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今年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64%和36%,新动能正加速集聚。
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双向发力。“十四五”时期以来,贵州新增公共大数据、绿色农药等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在桥梁建造、矿产资源勘探及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突破50%。“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1152颗,超越同期国际同类探测成果总和。
同时,贵州打造两大“桥头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2024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额增长85.8%,开放型经济格局持续扩大。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贵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先,中心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8%以上。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60%,绿色经济占比达48.8%,“含绿量”持续提升。在民生保障方面,全省每年70%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记者 张秀云 牟绍莉)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