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塘县者密镇的初冬头茬豌豆尖迎来采收季,依托优良水土与精准产销对接,每日以冷链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及上海、贵阳等城市,不仅以“鲜”抢滩高端市场,更带动当地农户扩种增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富民产业。
在者密镇银竹农业种植基地,数十名村民正动作娴熟地采摘着今冬第一茬鲜嫩的豌豆尖。这里的采摘期将从入冬一直持续到次年三月,成为冬日田间一道繁忙而充满希望的风景。

基地一角。
平塘县银竹农业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朝秀说:“现在我们开始采第一批的量有点少,一天要发一车,量在3000到6000斤左右。我们主要供应的是广州、香港、澳门,还有上海。”
者密镇的豌豆尖因其鲜嫩清甜、入口化渣的独特口感而备受青睐。这些优质豌豆尖,每天通过冷链物流、空运,从乡村田野直供粤港澳大湾区、贵阳、上海等城市餐桌,并以早于普通产区的上市时间,抢占了市场先机。

冷链货运装车销往粤港澳大湾区。
“我们这边气候比较好,我们种出来的蔬菜口感比较好,老板也比较喜欢要我们贵州菜。上海天津我们都是走的空运,粤港澳大湾区都是冷藏车拉出去,货多就大车,货少就小车,天天发货。目前市场缺口有点大,供不应求。”罗朝秀说。
旺盛的市场需求,让种植户们信心大增。村民刘化建跟着基地种植豌豆尖尝到甜头后,今年带着全家一起扩大了种植面积。
平塘县者密镇福荣村村民刘化建说:“豌豆尖的价格还可以,比别的蔬菜水果要高出一点点,一斤是在七八块。去年我们种了50亩,今年我们就种到了300亩,直接拉到基地,老板包收、直接拉到外面去卖,我们销路都是往港澳那边走的,销路这块就不用担心。”

长势良好的豌豆苗。
在“不愁销路+保底价格”的双重保障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像刘化建一样,加入种植队伍。作为贵州的特色时令蔬菜,豌豆尖不仅风味独特,更胜在生长快、能连续采收,采完一茬,新芽又长,经济价值十分可观。这片“绿叶子”,正稳稳地变为群众致富的“金叶子”。
罗朝秀说:“他们跟着我们种销路不愁还有保底的价格,去年农户跟着我们种的豌豆尖也赚到钱了,今年大家想来种,多增加了一半的人,今年我们种了1500亩左右。”(李孙艳 廖毓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