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10月31日电(汤子仪)翻开“十四五”的电力答卷,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为核心,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征程中稳步前行。作为保障省内电力供应、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五年来,公司聚焦贵州省“四新”“四化”战略部署,用一条条“银线”、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服务,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电力动能,交出了一份兼具“硬核实力”与“民生温度”的能源答卷。
强基:峡谷“架银线”,畅通绿色电力输送坦途
“工程近1万吨重的塔材依靠直升机吊运、骡马驮运与人工肩扛协同运输,并在悬崖峭壁间开辟出195条临时运输通道。”参与毕节金海湖变电站建设的贵州电网公司建设分公司第七业主项目部项目经理郑世寅,回忆起当时的攻坚场景仍历历在目。

毕节金海湖变电站。
面对挑战,贵州电网公司建设团队以创新破局。一方面推行“分区作业+智能监控”模式,运用无人机牵引导线技术攻克178千米重冰区施工难题,实现日均架线2千米;另一方面针对高含水率土壤影响塔基稳固性的问题,改良土壤固化工艺、引入专用施工设备,确保智能变电站稳稳扎根峡谷之间。

毕节金海湖变电站。
工程投运后,不仅织就“乌撒变—金海湖变—奢香变”500千伏环网,更成为毕节地区首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
经测算,该工程年消纳绿电可达80亿千瓦时,年输送电力超150亿千瓦时,能满足2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为“黔电送粤”再添一条绿色能源动脉。
兴业:电力“强引擎”,赋能产业升级提速
作为开阳县最大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企业之一,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年产能占西南地区磷酸铁锂材料市场的15%,是贵州新能源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几年前,电压波动导致安达生产设备4次停机。”贵州电网公司贵阳开阳供电局副总经理林涛回忆,为破解企业用电难题,借线路迁改契机将电源点更换为抗扰动能力更强的220千伏开阳变电站,还将原本10天的施工工期压缩至5天,全力保障企业生产不受影响。截至目前,安达科技用电量同比增长100.53%,产值实现翻倍。
清洁绿电同样为高端制造业注入动能。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五年间从7人小厂发展为拥有1400余名员工、126条生产线的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动漫手办企业。

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
“正是有了稳定的电力供给,我们今年计划新增6台全自动机械手臂,效率是人工喷涂的10余倍。”毕节明月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经理杨健说。这份成长背后,是贵州电网公司毕节市郊供电局海子街供电所的精准保障:针对企业24小时运转需求,定制错峰用电方案、安装±2%偏差电压预警装置,还协助测算“油改电”降耗减碳量,助力企业拿到海外绿色“通行证”。
惠民:服务“贴民心”,点亮民生幸福图景
“每秒能充1公里电,买杯咖啡的时间就能满电,车主还能通过V2G(车辆到电网)技术卖电获得收益。”南方电网贵州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龙竞宇介绍。

贵阳泉湖公园超充站内的V2G桩。
这座今年7月建成投运的贵阳泉湖公园超充站,是全国最大华为液冷超充站,配备20支600千瓦超充枪、100支250千瓦快充枪,10台V2G设备。自投运以来,已服务车主9.32万人次、累计充电250万千瓦时,累计放电超5500千瓦时,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遵义老城区红色旅游示范区,电力保障则以“精细”作为关键词。遵义供电局将2条10千伏线路改为地下敷设,升级“主配网协同自愈”系统,使区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剧场演出全靠程序控制舞美灯光,运行至今1600多场从没断过电!”伟大转折剧场负责人龙通成表示。这不仅印证了优质电力对红色地标的守护,更体现出电网服务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

贵州电网所建遵义会议会址核心圈高可靠示范区。
夜幕下的贵阳太平路夜市,烟火气里藏着接地气的用电便利。流动摊贩陈维轻扫共享用电二维码,摊位即刻通电,她感慨道:“以现在10小时只要6块钱,一个月能节省200元左右,而且消除了私拉电线的用电隐患,非常方便。”贵州电网公司推出的“短时用电扫码享”服务,目前已在全省布局92台共享用电设备,覆盖地摊夜市、旅游景区等场景,累计服务群众短时用电需求超10万次,为群众节约办电成本85万元。

贵阳太平路共享用电设备。
从峡谷间的绿电动脉到车间里的稳定供电,从景区里的智能保障到夜市中的扫码通电,“十四五” 期间,贵州电网公司落实南方电网公司20条重点举措,累计投资超660亿元升级电网,建成“三横两联一中心”省内500千伏网架并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域全覆盖;同时加快农村电网提档升级,每年改造投资不少于30亿元,全力解决14个独立供电区和39个水淹区电价、电能质量问题,完成1154个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电力改造。至2024年底,全省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低压)较2020年下降54%至7.84小时,配电自动化有效覆盖率达94.89%。用实干与创新,完成了从电网基础设施升级到民生服务优化的全方位突破。
站在新起点,贵州电网公司将继续以绿色化、数字化为笔,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蓝图上续写惠民新篇,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电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