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开的这家咖啡馆火了-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10/28 10:01:52
来源:贵州日报

“废墟”中开的这家咖啡馆火了

字体:

秘境咖啡店开在废弃斗牛场里。

  在贵阳市白云区一处废弃斗牛场里,有一家“秘境咖啡店”,开业不到一个月,生意红火,热度不衰。

  这家店是1997年出生的文杰与两名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创办的。“贵阳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高,在咖啡消费上,并不满足于连锁品牌的标准化口味。”文杰说,他将店址选在这个废弃斗牛场,看中的是“斑驳的清水混凝土墙、裸露的钢筋结构”,搭配上原木色桌椅和暖黄灯光,可碰撞出独特的“工业废墟风”。

  文杰的一名合伙人是从云南咖啡种植地来贵阳定居的,他从老家精选来优质咖啡豆,推出的“单一拼配”入口甜香,尾韵带着一丝果酸,非常契合年轻人的口味偏好,成为了招牌产品。

  “创业不能仅凭一腔热爱,得深入了解本地环境。”文杰说,大投入打造品牌是一条路,而小资金创业则必须找到独特的“破圈点”。

  文杰的“破圈点”是“咖啡+微景观”。他将目标客户定位为35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将“营造情绪价值”作为装修设计的核心抓手。“一杯好喝的咖啡,几处精美的微景观,能打卡出片,就能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为精准触达目标群体的审美偏好,文杰和团队在微景观设计上用了心:从窗台、墙面置物架,到店内的每个角落,都精心布置了充满巧思的迷你景观。许多年轻女孩专门邀约闺蜜前来,边品尝咖啡边拍照打卡。

  这种“咖啡+微景观”的模式不仅提供了独特的消费体验,更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迅速传播开来。顾客自发将打卡照和店内环境分享到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打上“废墟咖啡店”等热门标签,为店铺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不少人专为打卡而来。还有一些公司主动联系,希望合作举办员工团建活动。

  “38元一杯咖啡,环境非常出片,情绪价值拉满了。”自称咖啡爱好者和拍照达人的顾客任雨晴说:“贵阳咖啡文化氛围浓厚,‘好看’的咖啡店我都打过卡,这里值得一来。”

  文杰认为,像浙江安吉一家开在废弃矿坑里的咖啡店火爆出圈一样,贵阳独特的地理环境,比如青岩的石板巷、黔灵山的薄雾松林等,都能成为咖啡与自然融合的绝佳载体。

  当前,贵阳咖啡声名鹊起,如何将其转化为持续的经济收益?“咖啡+”的多元生态,或许是贵阳咖啡经济持续发展的一条解题思路。一段时间以来,贵阳瀑布咖啡、洞穴咖啡、悬崖咖啡、梯田咖啡等“咖啡+”频频在互联网平台亮相吸粉,助力“贵阳咖啡”这一新IP持续出圈。在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下,“咖啡+”生态也正在催生更多元的消费场景,讲述着属于贵阳的独特咖啡故事。(记者 杨学安)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