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鉴珍情” 贵州珍酒举行“85鉴定”40周年大会-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10/24 16:59:56
来源:新华网

岁月“鉴珍情” 贵州珍酒举行“85鉴定”40周年大会

字体:

  新华网贵阳10月24日电(卢志佳)10月22日,贵州珍酒举行“85鉴定”40周年大会,会议邀请了协会领导、权威专家、“85鉴定”亲历者及传人再聚遵义汇川,一起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并以传统与科学、传承与创新的思辨,探讨珍酒和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路径。

与会嘉宾参与对话环节。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何为“85鉴定”?

  要了解什么是“85鉴定”,先要了解“中国白酒一号工程”。

  “中国白酒一号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由国家科委牵头执行的一项国家级白酒重点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为“贵州茅台酒易地生产试验(中试)”,内容是探索“扩产万吨茅台”的技术路径。

  茅台酒厂为支持易地试制项目“陪嫁”的基酒。新华网 卢志佳 摄

  1985年10月,历经9个周期、63个轮次、3000多次分析试验,历时十年的科学试验,终于迎来了检验成果的时刻。22位来自酿造、发酵、微生物、生物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汇聚遵义石子铺,成功对项目进行技术鉴定,史称“85鉴定”。

  鉴定会成员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严东生,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方心芳,全国评酒委员考评组负责人周恒刚,时任茅台酒厂总工程师季克良等专家组成。

  季克良参加“85鉴定”时的资料图片。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说:“珍酒85鉴定会,是中国白酒发展史上,规格最高、最特殊、独一无二的一次国家级鉴定会。”

  季克良也评价:“这是我参加过的最高规格的鉴定会。”他回忆称,鉴定会之前,茅台酒厂全力支持试验项目,抽调了郑光先、杨仁勉、林宝材、窦忠兰、潘丽华等技术人员及酒师参与项目。

  鉴定会上,专家组采用对照茅台酒盲评打分的方式进行,最终鉴定试制酒得93.2分,对照品评鉴定的茅台酒得95.2分。鉴定结论认为试制酒“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这也意味着,鉴定会专家成员一致认为试验项目取得成功。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专家组长、“85鉴定”委员会委员沈怡方之子沈重武在纪念会上分享了父亲后来的讲述:“85鉴定”期间,为确保公正,评委抵达遵义后前三天即“密闭分开”,严禁交流敏感话题,全凭个人专业水准与感官独立评酒。送样环节和品评环节的管理也十分严谨。

  “85鉴定”用权威方式证实,通过科学的选址、严谨的工艺传承与持续的微生物研究,在传统核心产区之外,同样能够酿造出品质优异、风格自成一体的酱香型白酒。

  “中国白酒一号工程”也催生了一个全新酱酒品牌——贵州珍酒。1986年6月11日,贵州省经委正式下文批准成立“贵州珍酒厂”,并组织珍酒系列产品批量生产。在十年扎实科研的基础上,优质的珍酒顺利进入国际市场,产品一度畅销日本、新加坡、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贵州珍酒厂也成为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重点出口创汇单位之一。

  一瓶源于国家级科学试验的酒,从此进入流通领域,走向百姓餐桌,开启了属于自己的品牌生命。

  从远处来,向高处行

  为了致敬历史,贵州珍酒在纪念活动中设置了品鉴环节,一杯珍酒、一杯茅台,与会嘉宾仿佛又回到40年前的场景。

  作为亲历者,季克良被问到,“今天的珍酒和当年的珍酒有啥不一样?”

  季克良在对比品鉴珍酒新产品与茅台酒。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今日珍酒,更胜当年。”季克良回答道,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现在的珍酒生产规模更庞大,有更多高品质基酒库存,在勾调时也有更多的选择,“所以我感到现在珍酒的品质比40年前更好”。

季克良在纪念活动封坛仪式上签名。新华网 卢志佳 摄

  40年来,一代又一代酿酒人前赴后继,创造了从“易地试验”到“酒中珍品”的传奇故事。

  据介绍,2009年改制以来,珍酒累计投入超过120亿元,推进石子铺厂区、赵家沟生态酿酒区、白岩沟珍酒庄园等项目建设。2025年下沙季,珍酒投产4.4万吨,酒厂优质基酒储存12万吨,综合实力稳居贵州酱酒企业前三。2023年,以珍酒为旗舰品牌和核心企业的珍酒李渡集团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近9年来唯一成功上市的白酒企业。

贵州珍酒工人在制酒车间工作。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85鉴定”40周年纪念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著名白酒专家高景炎寄语珍酒,希望珍酒秉承科学精神,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进一步优化微生物发酵技术,逐步走向白酒酿造的“自由王国”。

与会嘉宾参观珍酒制曲车间。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事实上,贵州珍酒近年来已和江南大学开展合作,双方共同成立白酒发酵技术研究中心,就酱酒的发酵工艺、发酵微生物、风味感知等前沿技术和应用技术进行研究。江南大学原副校长徐岩表示:“珍酒这几年发展这么快,除了超前的市场洞察力,更重要的是珍酒在科技的投入上非常大,围绕产品品质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他举例,从一粒粮食到制曲和生产发酵过程,再到酒的品质解析等方面,有很多成果。

与会嘉宾参与对话环节。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吴向东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温故而知新”,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在纪念会上表示,将以此作为珍酒未来50年发展的重要思考,持续坚守“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尊重行业历史,传承工匠精神,推动中国白酒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纠错】 【责任编辑: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