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道真:无人机播撒油菜籽 科技赋能秋种忙-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10/24 15:47:23
来源:新华网

贵州道真:无人机播撒油菜籽 科技赋能秋种忙

字体:

  新华网贵阳10月24日电 时下,秋收的帷幕还未落下,秋种的号角已经吹响。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0万余亩油菜拉开生产序幕,当地干群正抢抓时令忙于秋播秋种,为明年夏季粮油增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毛师傅,这‘铁鸟’真能两小时播完120亩?”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河口镇梅江村的稻油轮作示范基地里,当地油菜种植大户张文辽和附近村民围着一台白色无人机反复打量。

  图为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江村稻油轮作基地(无人机照片)。

  无人机手毛禄勇按下操控键,载着油菜种与肥料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沿梯田轮廓稳稳穿梭,种肥颗粒像碎金般均匀撒向翻整好的土地。

  无人机操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农田轮廓和飞行路线。毛禄勇说:“这是GPS定位和传感器在起作用,播撒范围、用量都能精准控制,不会浪费一粒种、一把肥。”

  图为无人机手毛禄勇在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江村稻油轮作基地里操作无人机撒播油菜籽。

  说话间,几位油菜研究专家被村民们围得水泄不通。“这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的汤勇老师,专门来给咱们传经送宝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领导万吨高声介绍。

  记者凑上前时,高级农艺师汤勇正捧着一把深褐色的油菜种,指尖捻着种子给大家看:“咱们道真多山地,得选‘黔油早2号’这种抗倒伏、耐低温的品种,出苗率能比普通品种高15%以上。”

  “汤老师,种肥混在一起播,会不会烧苗啊?”张文辽挤到前排提问,语气里满是顾虑。汤勇接过他递来的锄头,扒开一层土:“你看,咱们按1:3的比例混种肥,无人机播撒时会把种肥分开一点点距离,既保证养分,又不会烧根。而且播完后不用再翻土,避免压实土壤,幼苗长得更壮。”

  说着,汤勇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技术明白纸,上面印着田间管理时间表:“12月出苗后要认真做好查苗补苗,明年2月花期防蚜虫,有问题打纸上的电话,我和同事随时在线解答。”

  张文辽把明白纸小心翼翼地折好塞进衣兜,这时第一架无人机完成作业降落。他快步走到田埂边,蹲下身扒开土层,只见油菜种像排队似的均匀分布在土里:“往年人工撒种,我蹲在田里撒一天,腰都直不起来,还总有些地方撒漏了,出苗稀稀拉拉。今年这‘铁鸟’一飞,真是又快又好!”

  图为无人机手毛禄勇在遥控手柄上圈画油菜种撒播范围。

  “科技种田”的便利,离不开当地的政策托举。记者从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了让山区也能用上智能农机,县里不仅落实相应的农机购置补贴,还专门联合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开展“手把手”培训。

  “像毛禄勇这样的持证机手,不仅能拿到培训补贴,县里还帮他们对接种植大户,现在他一天能挣300多元,比外出打工还稳当。”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指着忙碌的毛禄勇说。据了解,目前道真全县已有20余台播种无人机、30名持证机手,11月还将培训50余名新学员,形成“买得起、会使用、有收益”的推广链条。

  从“锄挖手刨”到“无人机飞播”,道真的秋播图景正在改变。截至目前,道真10万余亩油菜种植已完成3万余亩。无人机的轰鸣声在山间梯田回荡,播下的不仅是油菜籽,更是山区群众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希望。(田俊锋、廖小勇)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