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勇:扎根乡土守初心 产业富民谋振兴-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10/22 17:14:30
来源:关岭县融媒体中心

周明勇:扎根乡土守初心 产业富民谋振兴

字体:

  在关岭县普利乡长田村,土生土长的周明勇情系桑梓,以“把家乡建设好、让乡亲过上好日子”为初心,扎根基层、倾情奉献。他坚持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破解难题,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砥砺奋进,使长田村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欣欣向荣,生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使命与担当。

  对于长田村二组的七旬老人宋金明一家而言,党支部书记周明勇就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在了解到宋金明之子患有精神疾病长期住院、老两口无人照料的困境后,周明勇主动靠前服务,将两位老人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他隔三岔五上门走访,细心关切老人的饮食起居与身体状况,从采购柴米油盐到叮嘱用药安全,事事放在心上、件件落实到位,以实际行动为这个特殊的家庭撑起了一把温暖的“保护伞”。

  “周支书一个月要来我家看望几回、来慰问,有他在,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宋金明说。

  同样让周明勇始终牵挂于心的,还有村民王万兴一家。年过七旬的两位老人,肩负着供养孙子上大学的重担,家庭压力巨大。面对这一情况,周明勇坚持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在全面落实各项生活保障政策,筑牢基本生活底线的同时,更将帮扶的重点投向这个家庭的未来——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特事特办”,多方奔走协调,全力为其筹措学费与生活费,彻底解决了这个家庭的最大后顾之忧。这一系列举措,不仅点燃了王万兴一家的希望,更让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坚实依靠与温暖。

  “周支书来了以后,给我们申请了低保,孙子读书的助学金也申请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有保障,学生读书也不担心,国家的政策很好。”王万兴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自2016年担任长田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周明勇始终把村里“一老一小”的冷暖放在心头,入户走访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长田村开展工作主要围绕老人和儿童,我们长期下组排查走访,了解他们生活方面的问题,落实相关政策,让部分老人和儿童得到生活上的保障。”周明勇说。

  长田村的蜕变,离不开一个富有战斗力的村“两委”班子,更离不开党支部书记的率先垂范。周明勇用他的担当与实干,为“责任”二字写下了生动的注脚。

  “周明勇支书对村委的事都是亲力亲为,村里面的矛盾纠纷,他都是自己带起村支两委的干部一起下去给农户解决,非常有担当、有责任感。”普利乡长田村村委会副主任韦保超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周明勇摒弃“等靠要”思想,立足本村实际,成功闯出一条“特色产业富民”的新路。通过精准对接政策,高效盘活资源,成功培育了600亩茶叶种植基地与160余亩黄桃产业园两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十余万元的固定收入,既夯实了村集体经济基础,也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产业造血”的根本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在这两个产业中,我们得到分红,给村集体10多万元,同时解决不能出去务工的老百姓在家就能就业问题。”周明勇说。

  “自从进驻黄桃基地以来,从割草、施肥、打药、修枝等,长期用工七人左右,加上季节性用工有二三十人,总共付的工人工资大概在9万元。”贵州泽隆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永红说。

  扎根长田村九载,周明勇始终牢记宗旨、倾情奉献,从为民服务的“贴心人”到产业发展的“领路人”,他用实干与担当深刻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望未来,他将继续坚守乡土,为长田村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接续奋斗,贡献力量。

  “下一步,依托我们关岭自治县的主导产业中药材,再加上我们长田村的黄金蜜桃产业,把黄金蜜桃产业再扩大,带动部分老百姓跟着富起来。”周明勇表示。(明江涛)

【纠错】 【责任编辑: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