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数据应用智能化场景化变革新机
——贵州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贵州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电解车间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36台电解槽的二十多项关键生产数据。
这些数据由“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自主操控抓取,每天清晨7点进行自动分析,并于5分钟内自主精准下达指令至槽控设备,整个过程全自动、无人为干预。
“以往人工控制时,参数波动常超50%,如今AI将波动锁定在极窄区间。”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工艺工程师周剑说,年底500台电解槽全部投用后,年节电量将达7000万千瓦时,电费直降4000万元。
数实融合提质增效,数字经济奋力追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贵州考察,多次为贵州大数据、数字经济发展把脉定向,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5年,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21年,要求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2025年,强调贵州要“做强做优数字经济”。
从“有道理”到“抢新机”,从“存起来”到“跑起来”,贵州聚焦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大力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以数智化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深化数智赋能引领支撑社会治理转型、生活服务转型、产业升级转型,奋力推动贵州数字经济大放异彩。
从“一场庭审”到社会治理效率革命
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人民法院,法官周小萌正在做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前准备工作,与以往不同,这次她有了贵州法院数字庭审智能辅助平台(庭审+AI)的协助。
周小萌介绍,金融纠纷案情往往涉及金额计算、还款周期、违约责任等多个要素,一直是庭审中比较有难点和争议较大的问题,需要在调查中结合许多细节进行研判。智能辅助平台作出详细的案情分析,能给法官提供参考,提升办案效率。
在智能辅助平台协助下,单个案件办理效率提升30%以上,特别是小额诉讼案件能帮助完成60%以上的辅助性工作。自今年4月份以来,辅助平台已在省内99家法院上线投用,使用次数4.8万余次,涉及案件1万余件。
如何实施穿透式监管,保障国有数据资产的安全与价值提升?企业如何借助“上云、用数、赋智”实现数据驱动的运营、降本增效与增收?如何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互联互通?这些长期制约贵州国资监管智能化和企业“智改数转”的挑战,都将通过一朵“云”迎来破解之道。
贵州大数据集团“贵州国资云”项目负责人刘黔龙告诉记者,目前,技术团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首期云平台的调测。从传统监管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监管跨越,贵州国资国企“一云统揽、一网协同、一网监管”的全新格局即将开启。
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贯通,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贵州大数据深度赋能社会治理领域,驱动了一场深刻的效率革命。这为大数据产业解锁了新场景,也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从“一次旅游”到民生服务融合范式
今年国庆期间,北京游客何先生的贵州之行,正是通过“一码游贵州”微信小程序开启的。
“帮我规划5天4晚的贵州游。”规划行程前,他通过小程序进入“一码游贵州”首页,仅用数秒便通过“黄小西”AI智能体生成了一份包含行程安排、餐饮住宿推荐及预算的5天4晚贵州深度游方案。
“太方便了,简直就是一位精通贵州旅游的‘数字向导’。”何先生为贵州数智旅游点赞。在行程中,“黄小西”凭借智能订购与AI伴游功能,帮游客解锁N种贵州玩法,实时伴随推荐,还可在“黔货贵礼”商城一键下单酱酒、酸汤、辣椒、茶叶、非遗文创等贵州特色商品。
作为贵州省文旅产业数字化基础设施,截至目前,“一码游贵州”平台接入的文旅企业共9.66万家,形成涵盖旅游商品销售、文化演艺票务等业态的产业生态圈,累计服务游客2.21亿人次。
贵州首条无人驾驶公交线上,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巴士,能为乘客提供3-10公里的接驳服务。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工匠AI大模型——SomaSeek具身智能大脑,已经在部分中学、大学教育场景进行了深度应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政务服务领域,“贵人智办”AI助手赢得了办事企业及群众的由衷信赖。
截至目前,“贵人智办”AI助手可提供全省5000多项标准化事项办事指南的智能问答服务以及身份证、营业执照等100种电子证照信息的实时查询服务,还支持300个政务服务事项“边聊边办”。
数字技术解民忧、暖民心,智能化手段有效提升了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如今,在贵州,大模型场景应用已开始融入智慧政务与民生服务,人工智能在民生服务的多元场景中遍地开花。
从“一杯酱酒”到产业转型智造跃迁
数实融合,是培育增长新引擎的必经之路。在贵州国台数智酒业智能化制酒车间内,智能化设备实时精准处理收堆、摊晾、撒曲等一系列制酒场景。
“让酿酒告别老师傅的‘模糊手感’,转变为传感器的精准数据。”贵州国台数智酒业品牌部经理魏域涛说,通过11个子系统,覆盖制酒全流程并实现“传统工匠”操作还原,让智能化制酒车间基酒人均年产能提升60%,产出基酒合格率100%。同时,立体布局节约土地资源60%,耗水量减少四分之三,耗气量减少20%,综合能耗降低8%。
智能酿造提产能,智能勾调强标准。今年发布的“贵州珍酒智慧勾调平台”,作为全国首个酱香型白酒智能勾调平台,依托长期积累的基酒数据库,构建起涵盖酒体感官指标、理化卫生指标与风味特征的数字化系统。
“酒库管理以前全靠人力手工记账,如今扫码就能获悉酒体的储存时间、存量、取用情况等信息。”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长贵说,酱香型白酒勾调实现了从“手工化、经验化、个性化”向“智能化、数据化、标准化”转型,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精准度。
在贵州工业领域,智能制造正激荡着一场浩浩荡荡的工业革命,其突出特征,便是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云涌”。“十四五”期间,贵州发展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在省内24个重点产业,打造了近100个大模型应用场景。
2024年,在被业内称为“贵州大模型行军图”的《贵州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累计在12个以上行业开展大模型应用、打造500个以上大模型应用场景。
在贵州数字经济“四类产业”中,数据交易、数据标注、电子信息产业也风生水起。贵州培育了数据宝、迦太利华、梦动科技等在业内颇有影响力的数据企业。
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目前已发布900多个数据集,覆盖“数据要素×”金融、气象、现代农业、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这些数据集会被有数据需求的客户要求进行海量特殊标注,用于场景和智能产品开发。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从算力规模到数据应用,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再到行业大模型培育,贵州着力打造算力高地、深入挖掘数据富矿、加快培育场景森林、努力厚植产业热土,确保数字经济发展“年年有突破、三年上台阶”。(记者 卢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