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东汉时期的公务用车是啥样的?都有什么乘车礼仪?-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10/21 14:40:22
来源:新华网

镇馆之宝|东汉时期的公务用车是啥样的?都有什么乘车礼仪?

字体:

  你想象过,东汉时期的公务用车,是什么样的吗?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博物馆,就陈列着一件重量级文物——东汉铜车马,而它也是黔西南文化名片中的顶流。

  这辆车可不简单,1987年出土于兴仁市雨樟镇交乐6号墓,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车辆总长180厘米,最高处为马头,通高116厘米;最宽处为车厢,通宽118厘米。马儿昂首挺立,张嘴嘶鸣,显得威风凛凛。车椅较低,四面敞露,舆内原竖立一把高杠铜伞,可惜在发掘时就已经损坏。而最让人惊叹的是,这辆制作精美的铜车马,它的浇筑技术与工艺风格,竟然和当时中原地区的一脉相承,而它却是在咱们黔西南的土地上,被发现的。这又意味着什么?这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西南山区与中原各地,就已经有了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还在文化技术上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在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知识点。要知道在汉代,车可不是随便坐的,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乘坐不同规格的车辆。上下车、行车的路上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可以说这辆铜车马,就是一部行走的汉代礼仪教科书。而这件珍贵的文物,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团结融合的大家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祖国辽阔的疆域。

  作者:伍倍司 岑宏 卿明兴 王超逸

【纠错】 【责任编辑:卢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