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金秋探毕节 七星关文旅融合注入发展新动能-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9/29 10:15:33
来源:新华网

诗画金秋探毕节 七星关文旅融合注入发展新动能

字体:

  新华网贵阳9月29日电 9月27日“诗画金秋·欢歌同行——媒体大V看毕节”宣传推广活动首站落地毕节市七星关区。来自主流媒体与网络平台的采风团,循着“非遗+田园+自然+夜经济”的脉络,深度探访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实践,解读“以文塑旅、以旅兴产”的发展密码。

  秋日的毕节山峦含黛,绿水清歌。在丁家寨陶艺体验馆,采风团沉浸式感受揉泥、拉坯的指尖乐趣。这一承载民间记忆的非遗技艺,不仅以“体验+传播”模式走出手工作坊,更成为连接乡村旅游与文创产业的关键节点——既为文旅注入独特文化内核,又通过文创产品开发拓宽产业边界,让非遗从“活起来”迈向“火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采风团体验陶艺。新华网发(于航 摄)

  采风团随后走进“碧水长歌”田园综合体,一幅“农旅康养融合”的画卷徐徐铺展。作为七星关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这里以“一河十寨”为骨架,串联国家森林公园白马山林场与两个3A级景区,通过“三清五治”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同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采风团在田间体验割稻谷、打糍粑的过程中,清晰看到项目“三生同步(生产、生活、生态)、三产融合(一二三产业)”的路径:以绿色农业为基底,延伸出农旅休闲、研学旅行业态,更以中医药康养为核心特色,实现生态资源向文旅资产的高效转化,让曾经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的区域,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点。

采风团体验打糍粑。新华网发(于航 摄)

  “全国最大城市天然瀑布”响水滩,是此次采风的“自然+人文”标杆。30余米落差、50余米宽度造就的“响水轰雷”奇观,承载着从元代“禄水”、明清“响水河”到如今“倒天河”的历史记忆;2011年的公园改造升级,更让其自然风貌与城市功能有机共生,成为市民避暑休闲,游客打卡观光的最佳选择。

响水滩瀑布“响水轰雷”。新华网发(于航 摄)

  夜幕下的七星关同样释放文旅活力。同心步行街上,贵州本土特色美食与夜景交织,成为展示城市烟火气的“窗口”。“响水滩”音乐节与城市步行街联动,不仅填补夜间消费空白,更推动文旅经济从“日间游”向“全天候体验”升级。

  此次活动通过媒体与大V的视角,将七星关的非遗底蕴、田园产业、自然景观与夜经济串联,既展现了文旅产业的多元性,更凸显其“以文旅促产业、以产业兴文旅”的核心逻辑,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于航)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卢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