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曲径逶迤。当晨雾在葱茏的崇山峻岭间舒卷飘散,一座如同温暖阳光普照的村落悠然显现在笔者的眼前——这里,便是2025年荣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称号的贵州省大方县绿塘乡丰产一村。
产业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有“底气”
秋高气爽,郁郁葱葱的树木之下,褐土破裂处,万千冬荪如玉簪破土,菌帽似鸡蛋大小,宛若大地孕育的精灵。“再过两个月就可以采摘了,我们村种植冬荪一共有500多亩,采摘的时候,一个基地上会有几十人忙着呢!”村支书陈家美指着连片的冬荪基地开心地说。
大方县绿塘乡丰产一村冬荪基地里刚出土的冬荪
村民颜兴龙是个做事很谨慎的人,几年前看到别人种植冬荪效益不错,却没有立刻跟风种,他先是花了小半年时间,不声不响地往那几个种植大户的田里跑、搭把手、帮干活,默默把人家的技术要点、投入成本,甚至遇到的麻烦事全部摸得一清二楚。
今年,他觉得心里彻底有了底,才咬牙流转了50亩地种植冬荪,看着基地上的“宝贝疙瘩”冬荪,颜兴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说道“我们忙的时候有40人左右同时在基地干活,每人每天100元的工钱。看今年的长势,预估会有40万元左右的收益。”丰产一村依托特色冬荪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新路子,小小冬荪正成为当地致富的“金钥匙”,让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全国文明村——大方县绿塘乡丰产一村
环境美:世外桃源式的乡村生活有“灵气”
庭院旁,一畦畦菜地青翠欲滴,鲜艳的百日菊在黄静家院子里“放肆又张扬”地盛开着。在鲜花的团簇中,黄静正坐在一张矮木凳上,面前放着一个大竹匾,她正动作麻利地将玉米粒从芯上剥离下来。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饱满的玉米粒一颗颗蹦进竹匾里,逐渐形成一座小山丘。
“以前农活太多了,实在没时间打理家里,现在时间充裕,再加上村里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活动,我们的环境卫生现在变好了,有时候房前屋后脏了、乱了,自己都看不下去,要打扫干净心里才舒服。”黄静嘴角露出浅浅的笑容并说道。
如今像黄静家干净、整洁、漂亮的家居环境,在丰产一村比比皆是,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村民从被动参与到主动作为,是和美乡村建设中最美的注脚。
民风淳: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和气”
这里不仅是消遣的空间,更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我们村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建立了儿童之家和图书室,还开展村晚、村BA、中秋晚会等系列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丰产一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万屿介绍道。
2024年2月10日,绿塘乡丰产一村举办以“携手乡村振兴、共创美丽家园”为主题的“村晚”活动场景。
朝阳挥洒下,村委会墙面上三面鲜红的锦旗泛着暖光,“阳光调解促和谐,公平协议暖人心”“一身正气正压邪,调解服务解民忧”等金字在余晖中格外醒目。这些来自村民的诚挚赠礼,记录着群众矛盾纠纷如何在这里消融化解的。
这里的“文明实践+积分”兑换超市更是激励了村民的参与热情,让村民把文明习惯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处,这让村民们自觉摒弃了陈规陋习,将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入到教育和生产发展中。
如今,丰产一村的邻里关系和睦,乡风民风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里的人们正以昂扬向上的激情书写着新时代“生态美、百姓富、活力强”的壮丽篇章。(文/图:李安连 周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