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双轮驱动”稳增长-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9/24 09:02:53
来源:贵州日报

服务业“双轮驱动”稳增长

字体:

  9月19日晚,伴随贵阳咖啡队与醉美泸州队的揭幕战打响,贵阳“票根经济”再升级——以2025城市足球邀请赛等为载体,一张票根联动16座城,撬动“体育+文旅商”全产业链,为消费注入新动能。

  贵阳高新区模具共享中心盘活园区闲置资源,解决企业模具配套难题,不仅为吉利汽车等客户降本15%至20%,更将过去外溢沿海的订单留在了“家门口”,实现共享增效。

  从点燃竞技热血的体旅消费,到赋能实体制造的服务平台,贵州服务业在民生冷暖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维度上写下生动注脚。

  上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一季度提升0.2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6%,比2024年全年再提升0.4个百分点。

  数据背后,是消费市场的持续复苏、生产性服务业的能级提升,以及政策效应的协同发力。全省服务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持续发挥经济增长“压舱石”和转型升级重要引擎作用。

  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民生底色更暖

  每天早上6点半,安顺普定黔山秀水酒店餐饮主管陈铭从批发市场买回新鲜食材,接着便召集厨师准备六菜一汤。与其他酒店不同,这家坐落在富硒山水间的酒店,除了吸引散客短住,还是一个旅居康养生态基地。

  “这里的菜每天都有变化,少油少盐却很有滋味,贵州菜很合我胃口!”来自上海的魏大爷是一位长住客人,他满意地表示,当地气候好、生态好,住得好、吃得好,酒店为中老年人打造的特色康养服务,让他的肩颈疼痛也明显缓解了。

  嵌入式康养旅居、养老托育设施加速布局,以贴近民心的温度和丰富多元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水之间,“黄小西吃晚饭”世界级IP,则持续释放矩阵效应,牵引越来越多“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服务业态涌现,推动景区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体验”转型,并带动数字化服务场景融入消费者的日常选择。

  在西江千户苗寨景区,游客通过“一码游贵州”提前购票,刷身份证就能快速进入景区,大大减少了排队时间。对来自广西的王先生来说,平台内的“黄小西”AI智能体,还是他的贴心旅行助手,“接下来准备按照AI给出的攻略,驱车前往剑河,打卡当地的美景、美食。”

  “一码游贵州”平台经过升级后,囊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板块,今年“五一”假期,平台APP下载量超100万、服务游客人次超219万。

  依托“一码游贵州”等数字化平台,贵州还将打造多业态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新场景,推动文化IP、旅游线路、体育赛事、文艺演出等一体化开发和协同发展。

  以文旅体融合、社区服务升级、旅居康养拓展等为重点,低空旅游、溶洞探险、酒旅融合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村超”“村BA”“村马”等成为文体旅融合典范,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消费显著增长,全省生活性服务业正在向高品质多样化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提升,产业支撑更实

  AI判片系统通过X光检测,2秒左右可完成轮胎内部结构质检;机械手臂与智能设备紧密配合,25秒生产出一条胎圈——这是全国轮胎行业首家“灯塔工厂”贵州轮胎以数赋能“转”出的生产新速度。

  贵州作为全国算力规模最大、智算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算力+产业”融合效应持续释放。

  服务器制造、云计算、数据安全、AI应用等上下游因“算”聚势,贵安超算中心已累计向广东、上海、湖北、四川等多个省市在生物医学大数据、工业仿真、天文计算、建筑抗震等领域输送算力3000万卡时。

  同样提速的,还有驰而不息的物流网络。8月19日上午,随着汽笛鸣响,贵州首趟多式联运“一单制”班列载着4320吨化肥,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启程,开启前往华北地区黄骅港的行程。

  只用一张集装箱多式联运单,就能获得包含全程价格、时间、物流信息的“一站式”服务方案,还能在国铁集团95306货运服务平台实现对货物位置、状态的实时数据追踪。

  “‘一单制’解除了企业的后顾之忧,综合物流运输成本下降约20%。”贵州磷化集团物流中心副主任张书说。

  没有生产性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产业的高质量,不仅有单一服务嵌入制造链,更有集成平台为全链赋能。

  截至目前,贵州科学城集聚国家级研发平台27个、省级平台62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吸引企业1646家,其中大数据相关企业847家。贵州工业设计城汇聚10余家设计企业,涵盖产品设计、品牌策划、绿色设计等领域。

  此外,以省属重点国有工业企业为突破口,贵州正推动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物流仓储等辅业板块分离,加快成立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市场主体,以“贵州服务”反哺“贵州制造”。

  政策协同精准发力,增长路径更宽

  面对服务业增速阶段性承压的现实,贵州建立了全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省级统筹、部门联动、市县协同的工作机制,以清单化管理、精准化帮扶、项目化推进为抓手,全力推动服务业回升向好。

  建立重点帮扶企业、临规企业、在库问题企业“三类企业清单”,将300余户重点企业分解至各部门进行定期走访与精准帮扶。动态管理“5+3”省级拟招现代服务业项目清单,截至8月底已纳入项目280个,开工92个。

  全省积极推动《贵州省服务“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贵州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贵州还将出台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小切口务实、管用的政策文件,进一步强化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打好政策组合拳,助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格局加速形成。(记者 管云)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