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公司以“满格电”全力服务“丰收季”-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9/23 18:01:15
来源:南网贵州电网

贵州电网公司以“满格电”全力服务“丰收季”

字体:

  金秋九月,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阡陌交错的稻田里,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看着收割入袋的稻谷,种植大户肖树贵喜笑颜开。“现在机械化耕作,省时省力,今年亩产比去年高了百来斤呢!”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黔贵大地,一片丰收的喜悦。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心系“三农”,保障电力供应,提升供电服务,全力服务“丰收季”,让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

  强劲电支撑 村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

  铜仁市石阡县困牛山村茶园郁郁葱葱,茶农们熟练地采撷着茶树嫩芽。“今年用电动炒茶机,茶叶卖了三千多斤,电力稳得没话说!”茶农王建军边采边说。

  与此同时,困牛山村电商服务站里,村民张国玉将真空包装的精品茶叶、山野干货装箱。“恒温粮仓、真空机、电脑网络连轴转,全靠电支撑。”他点开手机后台展示:“瞧!今年帮乡亲们卖出10万多元山货。”

  这个曾经“牛进山沟都出不来”的深度贫困村,如今正蜕变成“农旅结合,产村相融”的美丽乡村。

  在这场蜕变中,贵州电网公司投入1200万元,在困牛山新建10千伏线路5.2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8.6公里,新增及更换配电变压器6台,采用绝缘导线、防雷变压器和智能断路器,为困牛山“解困”提供电力支撑。

  “茶叶加工、电商直销、乡村旅游等都离不开电!”全国人大代表、困牛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鞠华国深有体会,有稳定电力支撑,困牛山从过去单一种植玉米,发展成多元化的现代化产业,村集体经济从2014年5.2万元,增长至现在37万元。

  据了解,贵州电网公司还在困牛山村建设充电桩,将充电站部分充电费用于公共设施升级等,安装150盏太阳能路灯,捐建140平方米“电力知行书屋”,让这个美丽乡村焕发着蓬勃生机。

  近日,为全方位保障秋收期间用电安全可靠,遵义湄潭供电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专项巡线,利用无人机、红外测温等技术手段加强对配电线路的监测,为秋收用电筑牢坚实防线。梁军 摄

  科技电加持 一天加工稻谷上百吨

  在安顺市平坝区,11.84万亩水稻迎来丰收,收割机在田间轰鸣作业,加工厂内,全自动智能生产设备昼夜不息。

  “10千伏白磨线用电负荷较昨日同期增长26%,可能与稻谷烘干设备集中启动有关,建议加强线路巡视。”一早,贵州安顺平坝供电局白云供电所客户经理鹞洪斌收到预警信息,立即前往特巡,发现一处设备接点温度异常。

  这样的精准预警,得益于该局光字屏场景运用,可对缺陷隐患、客户服务等业务实时监测预警,一旦发现异常,值班人员一键点击就可将关键信息逐项传递至网格客户经理和设备主人,实现数据跑路、人员精准到位。

  “生产时,供电局会提前告知企业用电情况,我们根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稻谷收割期间,一天能加工200至250吨稻谷。”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杨海说。

  服务方面,该局还根据用电特性,对全区59个灌溉站和6家粮食加工企业实行“一户一策”保电方案,建立用电档案,包括变压器容量、备用电源配置、用电高峰时段等信息,全力保障丰收时节电力稳定供应。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牛大场镇,辣椒种植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贵州凯里施秉供电局员工走进辣椒烘干车间,向负责人详细了解用电需求,同时对烘干设备控制柜及线路进行安全检查,确保电力可靠供应,以充足的电能和优质的服务护航辣椒产业。(龙晓东 摄)

  电商扩销路 消费帮扶超2亿元

  “家人们,产自贵州高山的紫薯脆,没有任何添加剂,34元包邮到家……”丰收节当天,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乡村BA非遗集市,10位来自贵州电网公司的驻村干部带着台江高山紫薯、紫云蜂蜜小桶蜜、有机刺梨原汁等特色农产品一一亮相。镜头前,贵州凯里供电局驻台江县台盘乡棉花村第一书记刘开福,熟练地向消费者介绍着台江高山紫薯优势,短短一上午,就收获百来份订单。

  类似的助农活动,贵州电网公司每年都会开展。

  近年来,贵州电网公司积极开展消费帮扶,聚焦帮扶地区特色产业,构建“生产精益化、加工标准化、销售多元化、服务专业化”的全产业链帮扶机制,采用直播等手段不断丰富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销售渠道。

  “我们把农产品打造统一标识为‘贵州电网帮扶产品’,着力破解初级农产品附加值低难题,推动‘一村一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贵州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高级经理冉启礼介绍,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对具备上架“赫兹乐购”的农产品实现100%上架,组织系统食堂、工会、员工直接购买特色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据统计,5年来,贵州电网公司累计销售帮扶产品超2亿元。(钱凌芸 任俊旭 陈娟)

【纠错】 【责任编辑: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