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20日电(记者 杨欣)近日,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石头村司头梯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丰收节”活动。游客现场体验打谷子、打糍粑等传统农事活动。在场地的另一边,稻田摸鱼、稻田音乐美食节、垂钓大赛等互动项目,则为游客提供了“农耕体验+休闲体育+美食市集+音乐节”的乡村周末旅游新业态。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石头村司头梯田,游客参与稻田摸鱼活动。周念 摄
近年来,龙里县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乡村民宿、乡村文创等特色农旅融合产业,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为推进旅游产业化注入乡村特色新活力。
一是以“农文”为基,绘就乡村旅游新底色。通过规模化、合作化路径,推进水稻种植、稻花鱼养殖等常规农业产业,创新实施村级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模式,切实做到产业发展成本集约、产业发展收益扩大,显著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依托原有或新扩展的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庄、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农村文创、乡村周末定制游、乡村民宿酒店等产业,让农田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礼品,将研学、农事活动体验、流行文化等植入乡村传统节庆活动中,推进“以活动兴业态、以业态带流量、以流量推产业”,农业产业项目成为发展新型乡村旅游的坚强基础。
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石头村司头梯田,游客参与打稻谷的活动。罗艳 摄
二是以“体旅”为媒,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着眼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结合旅游需求开发特色餐饮,发展休闲体育,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业效益最大化。通过旅行社宣传渠道及MCN机构网红带货,有效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附加值。推动特色农产品通过文旅市场实现品牌化文创产业发展,从“土特产”升级为“旅游伴手礼”和“文创精品”,卖出好价钱,带动农民增收。
三是“农文体旅商”融合,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乡村旅游的大火为龙里县乡镇人居环境提升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各镇街道围绕乡村旅游发展要素提升,以党建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大比武为载体,持续以奖代补发动激励群众自发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塑造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特色风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