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9月20日电(卢志佳)连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的红心猕猴桃陆续成熟,当地果农在各个果园忙碌,有的将猕猴桃采摘下树,有的称重装车,一派丰收景象。
米箩镇果农在采收猕猴桃。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为了助推六盘水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近年来,贵州农发猕猴桃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农发猕猴桃公司”)在水城区米箩镇、发耳镇、坪寨乡,在六枝特区新窑镇、龙河镇,建成猕猴桃示范基地3000余亩,其中自有基地2184.98亩,订单链接基地800多亩。
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米箩镇的红心猕猴桃基地。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增产效果明显的果园,今年亩产较去年提升了30%左右。”在现场组织果农采收的农发猕猴桃公司副总经理郑国一介绍,公司投入猕猴桃产业以来,在示范基地推行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市场销售的“三统一”管理模式,积极引导种植户增强市场化经营意识、优化种植模式、提升管护水平、提高品质、打造特色品牌,进一步畅通销售渠道,以此全面激发猕猴桃产业发展活力。
刚下树的红心猕猴桃。新华网 卢志佳 摄
六盘水红心猕猴桃果肉细嫩、香气浓郁、甜如蜜糖,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优质果品之一。好果还需好种。农发猕猴桃公司一方面提升技术顶层设计,与贵州大学农学院达成技术服务合作,制定了猕猴桃栽培、授粉、浸果、冰雹灾害应急管理、套袋管理、施高钾肥、采果后管理等7个技术方案;另一方面,还聘请多名技术专员和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抹芽、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80余次,全周期管控猕猴桃种植。
当地果农将猕猴桃装车。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以前我们这里的种植户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种植猕猴桃,在果品品质的一致性上还有待提高,今年统一种植技术之后,效果确实比去年要好,减少了病虫害,挂果率稳定在90%以上。”农发猕猴桃公司技术员罗光祥说。
农发猕猴桃公司还统一采购基地生产所需的肥料农药、专用花粉、果袋等农资。“农资物料费用这块,种植户在领取物资时支付20%定金,剩余80%在收果时以果款抵扣。”郑国一认为,统一物资供应的模式,既为统一种植技术奠定了基础,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种植前期农户负担和风险,激发了农户积极性。
农发猕猴桃公司工作人员与果农(右)签订收购协议。新华网 卢志佳 摄
针对自有基地及链接基地的农户,农发猕猴桃公司采取分级定价、优果优价的方式,对猕猴桃进行统一收购。销售方面,依托贵州省农发集团运营的省级优质农产品“贵品”渠道品牌为统筹,农发猕猴桃公司着力打造了“贵品·怡鲜田”品牌。
据悉,农发猕猴桃公司此前先后赴上海、浙江、广东等目标市场考察猕猴桃销售渠道及市场情况,与盒马鲜生等10余家知名渠道商达成合作意向,初步构建起相对稳定的销售网络。
“三统一”模式促进了当地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更为当地种植户拓宽了稳定增收之路。
“我种了4亩果园,卖了2万多元,纯收入估计在1.2万元左右。”米箩镇种植户胡学兰高兴地展示她的收购单。得益于农发猕猴桃公司的技术支持,在米箩种植猕猴桃的门槛进一步降低。“我和老伴都已经70多岁了,但是两个人管理这4亩果园还是比较轻松的。”胡学兰说。
即将成熟的红心猕猴桃。新华网 卢志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