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外贵州人| 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9/07 10:01:31
来源:贵州日报

探访山外贵州人| 韦天贵出山“闯广”创业记

字体:

  在这个避暑旅游旺季,安顺古城的新“员工”频频引起游客围观。这名新“员工”堪称全能,不仅能提供导游讲解、票务咨询、应急指引等服务,还能在游客面前大方展示舞蹈,重点是:这是一个AI人形机器人。

  将AI人形机器人运用于文旅场景,这是深圳市天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天贵的新“试验”:“科技赋能古城文旅,如果这个项目验证了AI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适配能力,那就能推广到更多领域。”

  在深圳打拼20多年,走出贵州山村的韦天贵,睡过公园的长椅,尝过创业的失败,一路摸爬滚打,在这个城市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法,与家乡的联系也越加频繁。

  天盛物联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来自贵州,韦天贵也时常动用自己的人脉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促成了不少项目落地。他认为,这些作为并非是对家乡的“回馈”,而更愿称之为“分享”。韦天贵说,他曾经历过的艰辛正是当下许多贵州农村青年正在经历的艰辛,那他走过的路便也是一条可参考、借鉴的路。

  走出大山 开启“闯广”之路

  “族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多年后,韦天贵用这句话解释了自己走出大山的执着。

  韦天贵出生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丁旗镇的一个小山村,直到读初中时家里才通上电。中学毕业,他选择了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成了一名电气工程师。离开村庄那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外闯出自己的天地。

  在贵州,许多人去广东闯荡,韦天贵毕业后也成为“闯广”大军中的一员。

  在广东省惠州市的一家电子厂,他作为储备干部在流水线上管理100多名工人。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一周后,韦天贵才得知这一举国欢庆的消息。他意识到,工厂四面筑起的围墙困住了自己的世界。

  实习结束,韦天贵选择去深圳,听说那里机会多,自己一定能找到立足的地方。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美好。他的临时边防通行证期限只有一个月,这意味着他必须尽快找到工作。

  囊中羞涩,无处落脚。韦天贵在公园的长椅上睡了两天,又咬牙花了300元,在荔枝园里租了一间没有风扇的铁皮房勉强住下,一个多星期后才找到工作。

  此后5年,韦天贵一直没有回过老家,每个月只有一张从邮局取回的汇款单让父母知道儿子还活着。这5年里,韦天贵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直到2005年,在一家上市公司做到技术总监,他才回乡见了父母一面。

 艰难创业 把企业当孩子养

  在后来的10年中,韦天贵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潜藏的机遇和挑战。

  这也是中国科技快速发展的10年,灵感的火花无处不在。韦天贵不断自我更新,他从技术转型为销售,每个月有3周都在全国各地出差,走遍了几乎所有省份的地级市。在这10年中,他也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成为一家初创公司的小股东,开发了最早的手机支付系统,却因市场问题最终折戟。

  2015年,韦天贵32岁,正是创业的最佳年龄,已有经验积累,热情还在燃烧。他重新开始,锁定自己熟悉的安防类产品,提出“消灭钥匙”的概念,集中火力投入到人脸识别和指纹锁的普及。

  深圳市天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初期,巨大的生存压力常常让韦天贵整夜睡不着觉,他索性起来跑步,用运动产生的多巴胺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同时,通过不断读书进修和学习提升认知及视野,先后到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就读物联网专业和EMBA,并获得硕士学位。跑步和读书让他的身体和大脑都在不断补充能量,他感觉自己的齿轮又开始转了起来。

  “有人把企业当猪养,养肥了就卖掉。但我更想把企业当孩子养。”后来的10年,天盛物联这个“孩子”在韦天贵的筹谋下,逐渐成长壮大。

  抢到了人脸识别技术的风口,韦天贵并未就此满足,2017年,他又投入到数字货币技术开发,很快推行到企事业单位食堂等场景。

  2019年底新冠疫情期间,各种场所都需要测温,他发现人工测温有种种弊端,便带领公司技术研发人员经过7个通宵的“战斗”,开发出全球第一台基于AI人脸识别热成像测温的终端,并迅速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地铁等全国上千个政企校园和社区场景大规模商用。2022年,韦天贵进一步突破技术壁垒,推出行业领先的电子哨兵系统,产品覆盖全国18省市数十万场景,也因此获得了深圳市科技防疫先进单位、第四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等荣誉。

  情牵家乡 “跑”出发展机会

  “技术驱动发展,责任回馈社会”一直是韦天贵信奉的理念。他总结出一个“先集中火力研发,成功推出样本后,再由点及面广泛推广”的模式。近几年,他也秉持这种理念和模式,参与到贵州的发展中。

  他研发AI双层安保智慧场馆产品,运用于“村BA”“村超”球场建设;投入新能源充电桩行业,以“智慧新能源充电桩+金融化债”的创新模式向安顺、六盘水等多地进行推广;也常邀约企业家朋友来贵州跑马拉松,为家乡牵线搭桥,促成合作……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机会,希望能‘复制’更多像我一样的人,多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在韦天贵的观念中,能复制的不仅有产品研发推广模式,还有自己的创业经历。

  他常现身家乡的学校,向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公司和省内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贵州的年轻人提供了不少工作机会。随着近两年在家乡业务的拓展,他在贵州也设立了分公司,“招聘的贵州员工可以在当地工作,享受深圳的待遇。”对待员工,他毫不吝啬。

  如今,天盛物联早已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韦天贵也获得了“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但他的神经从未有一天放松过。他提起不久前参加的六盘水马拉松,“那天跑到一半,突然下起了暴雨,身边陆续有人离场,但我还要继续跑,只要上了赛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跑完这一程。”他回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那排马拉松完赛奖牌,金灿灿,十分耀眼。(记者 彭芳蓉 潘晓飞)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