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力量”赋能基层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9/05 09:15:16
来源:新华网

“银发力量”赋能基层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字体:

  新华网贵阳9月5日电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组织中央、省级媒体采访组赴安顺市开展“银龄赋能 桑榆生辉”主题联合采访活动,挖掘安顺市凝聚银发群体智慧、发挥老干部经验优势,助推安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故事。

  西秀区老年大学舞蹈班学员在排练舞蹈。新华网发(陈又华 摄)

  在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一个人的安顺书吧”,书吧打理志愿者姚晓英介绍:“建设古城必须要保护其文化根脉,我们重点保护王若飞故居、安顺文庙及安顺武庙等历史遗存,结合非遗和现代元素来建设古城,让游客可以在这体验蜡染制作、屯堡地戏以及裸眼3D剧场等多种乐趣。”

  在安顺市委老干部局指导下,安顺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为贵州省农科院与镇宁县双龙山街道的贵州生态黑茶企业牵线搭桥,已开展生态黑茶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推进会、论坛7次,助推乡村振兴。

马槽社区“四点半”学校开设的相声快板特色课。

  在“瀑乡红老”品牌引领下,安顺市西秀区东关街道马槽社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志愿者已成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社区组织500余名老同志参与政策宣传、文艺展演、矛盾调解、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务,54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老年调解队”成功调解纠纷300余件;“四点半”学校开展公益课程400余次;“银发课堂”“健康驿站”等服务项目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除此以外,西秀区还成立了老年大学银晖志愿服务队。自2022年成立以来,这个志愿队伍已从30人发展至1000余人。全校37个教学班分别组建小分队,开展健康培训、文艺展演、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学校依托“瀑乡红老”品牌,开设蜡染旗袍秀、“老兵合唱团”、舞蹈及绘画等特色课程,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满足学员需求。

  如今在安顺,从古城书吧到社区街道,从茶园基地到老年大学,银发长者忙碌的身影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诠释着“老有所为”的时代价值,为“瀑乡安顺”的发展注入温暖而持久的银龄力量。(陈又华)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