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客把时间花在风景上-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9/05 09:58:34
来源:贵州日报

让游客把时间花在风景上

字体:

黄果树景区智慧旅游体系高效调动资源——

让游客把时间花在风景上

  “请大家排好队刷脸入园。”8月30日中午,正是黄果树景区人流高峰期,检票口工作人员杨梅引导络绎不绝的游客有序通行。景区今年6月升级的人脸识别检票系统,让游客实现秒级入园。“验票效率提升80%,我们的工作压力也减轻不少。”杨梅告诉记者。

  深圳游客刘韵菡深有体会:“出发前就在网上买好了票,还预约了入园时间。虽然景区里人潮涌动,但入园过程非常顺畅。”她还拍摄了入口处的电子导览图二维码,“刚才扫码看了导览,景点、休息区和厕所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黄果树景区以“让游客把时间花在风景上”为目标,搭建“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智慧旅游体系。2020年投入使用后,在客流高峰时展现出强大的“吞吐”能力,改变过去旺季排长队、游览走马观花的局面。

  在安顺旅游集团智慧旅游指挥调度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大瀑布景点当前在园人数8732人,天星桥景区瞬时客流3215人,观光车调度频率每5分钟一次……1600多路视频监控如同“千里眼”,实时捕捉大瀑布、陡坡塘、天星桥等景区(点)人流,所有摆渡车的位置轨迹数据也实时更新。

  “昨天陡坡塘景区下午2点出现客流峰值,我们通过系统提前10分钟就预判到了。”大数据管理员李阳指着屏幕上的热力图告诉记者,图中代表拥堵的红色区块刚在陡坡塘区域浮现,调度指令已通过平台下发。不到5分钟,3辆备用观光车便从附近停车场驶入接驳点,工作人员也同步到位疏导人群,“哪里人流密集,就把车辆和人员精准调往哪里。”

  这样的精准调度,离不开景区在运力资源上的投入。旺季期间,黄果树景区300余辆观光车、50余辆小型接驳车及45辆换乘车辆组成的运输网络,在无人机巡航调度系统和4G监控系统的指挥下高效运转。在大瀑布景区出口换乘点,贵阳游客张先生刚结束游览,就看到电子屏上显示“前往天星桥的班车将在3分钟后发车”。“看着屏幕等车,心里踏实多了。”张先生说。

  据统计,今年暑期,黄果树景区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延长至6小时,二次消费占比提升了20%。在智慧旅游体系支撑下,黄果树景区不仅解决“留客”的短板,更实现了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的转变。(记者 胡玉山)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