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搭上“村T”快车-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8/17 09:24:48
来源:贵州日报

老手艺搭上“村T”快车

字体:

  自“村T”火爆之后,凯里绣里淘非遗集市热闹了起来。这个暑假,贵州民族大学校媒融合调研组走进集市,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孃孃,您在网上有店吗?”在一个摆满苗绣的摊位前,一对年轻游客拿起绣品爱不释手。

  “没有哦,我只在线下卖。摊上的绣品是传承下来的老手艺,绣品里针脚、图案的寓意,要当面讲解才行。”71岁的摊主刘福英已经摆摊40多年,她的摊位成了游客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

  湖北游客孙淘宝来凯里4天,去了3趟绣里淘集市,还看了两场“村T”,他说:“在这里买的包包保留了老纹样,就像把一段故事揣在了兜里。”

  在刘福英的摊位旁,张平士的门店里游客熙熙攘攘。他专门收购老绣片,将它们加工成精致的发卡,或镶嵌成独特的手链,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单品。如今,集市里的蜡染、苗绣、木雕等商品已超6000种。

  万义南团队的直播间藏在集市附近的工作坊,3名女主播本科毕业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一头扎进了民族非遗直播间。“我们都是本地人,看着‘村T’带火了家乡,就想把蜡染、扎染等老手艺通过网络传播得更远。”

  据不完全统计,自“村T”举办以来,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全网话题流量突破120亿次,关联的非遗工坊覆盖50余个村寨,非遗集市商户激增至710家,提供就业岗位超3000个。2024年,黔东南州接待游客超25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非遗主题消费占比达35%。(指导老师 王晓晖 彭勇 记者 余光燕 实习生 董亭亭 杨先婵 郭璐 赵兴燕 李爽 徐艳)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