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安顺市普定经开区工业园内的贵州三颗草食品有限公司里,一包包酸菜经流水线打包封装后,通过快递物流发往全国各地。谁能想到,这款9.9元3包还包邮的平价酸菜,如今已撑起千万元规模的大产业。
“酸菜产品旺季时一天销量最高达8000单,月销售额超200万元。”公司负责人张立介绍,产品以线上电商为核心销售渠道,每天有上百名网络达人、网红通过直播助力推广。
然而回溯至2021年,张立因创业失败背负债务回到老家,人生一度跌入低谷。彼时,哥哥张磊在六枝经营快递驿站,生意虽稳却想闯一番事业。
兄弟俩合计时发现,家里祖传的酸汤发酵酸菜技艺或许是翻身契机。“市面上不少酸菜靠添加剂保鲜,我们如果坚持祖传的零添加技艺,也许能靠传统工艺闯出一片新天地。”张立说。
“再好的计划都需要落在实干上。”两兄弟说干就干。
创业初期,他们在自家小院搭起简易作坊:张立负责线上运营拓展客源,张磊主管线下生产。借助祖传的零添加技艺和网络的推介,好品质的酸菜很快积累起第一批忠实客户。旺季时全家上阵,门口常停着好几辆快递车排队装货。不到一年,张立不仅还清债务,更赚到了第一桶金。
“当时真火,但家庭作坊产能有限,很多订单只能忍痛推掉。”张磊说,2023年,他们开始谋划建厂生产,“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了普定经开区工业园——这里交通便利、配套完善,营商环境更是没话说”。
在园区帮助下,建厂十分顺利,企业实现批量生产,规模远超家庭作坊,但新难题接踵而至。“最头疼的是加热环节。”张立坦言,起初自建的锅炉房温度不稳定,导致酸菜品质参差不齐,几十万斤酸菜成了试错的“牺牲品”。
“转机出现在普定经开区工作人员到企业的走访中。”了解到企业生产困境后,工作人员建议用安顺电厂余热转换的热蒸汽替代传统锅炉。“这不仅稳定、环保、安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张立当即拍板同意。随后,经开区工作人员迅速协调制定专项方案,不到一个月就完成蒸汽管道调试。
“由安顺电厂余热转换的热蒸汽,通过管道直供园区企业,相比传统锅炉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是园区特有的生产资源,一度供不应求。”普定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孙永付介绍,目前园区20多家企业都在使用,便利又实惠。
2024年7月,热蒸汽正式接入生产线,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张立测算,产能直接提升30%,每天节省燃料费超800元,更关键的是,产品品质彻底摆脱了温度波动的困扰,口感稳定性大幅提升。生产成本的显著降低与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底气”更足,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主播加入带货。截至目前,公司的酸菜产品销售已超百万单,销售额逾1000万元。(记者 杨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