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难题的钥匙 驱动发展的引擎
——各地在学习教育中担当作为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8月6日一大早,家住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关索街道水韵佳缘小区的丁龙和往常一样,准备开车到离家4公里的充电站充电,快到小区出口时,突然眼前一亮。
“7台充电桩,有14把充电枪,旁边一块牌子写着‘投入使用’。”丁龙赶紧把车开过去,扫码、插枪,看着屏幕上开始跳动的充电进度,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下楼就充,‘充电自由’实实在在。”
小小充电站,连着民生,映射城市绿色发展步伐。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关岭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从民生实事入手,把项目一线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阅兵场”,主动作为,推动一批充电基础设施项目迅速落地。关岭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秀才介绍,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新增备案充电站项目9个共167把充电枪,目前已有34把充电枪投入使用。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一体推进学查改,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强村富民一线,直面发展所需、企业所盼、群众所忧,将问题查摆与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发展成色,以作风建设新气象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如何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工业占比?兴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用实干作答,以精准举措为地方工业发展赋能。
近年来,黔西南州黔昆金业有限公司一度因资金周转难题陷入发展困境。兴义市工业和科学技术局坚持开门教育,深入查摆企业发展急难愁盼,摸清症结后,通过精准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投资者收购黔昆金业70%股份,盘活核心资产。
“这笔资金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让我们能更坚定地投入研发、升级技术、拓展市场。”公司总经理张毅深有感触。
在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下,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加工黄金3.27吨,实现产值23.05亿元,完成增加值9.92亿元,增速达100%,拉动兴义市工业增加值增速24.6个百分点。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
2025年上半年,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9.4亿元,同比增长6.1%。亮眼成绩背后,是六枝特区聚力“三个大抓”,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的生动实践。
7月29日一大早,六枝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接到贵州轩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帮助请求。“我们正在搞技改扩能,厂里的变压器跟不上,急需扩容……”电话里,公司总经理张福琼语气焦急。
企业生产刻不容缓。六枝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立即对接供电局,现场勘察、讨论。几方共同努力下,扩容方案和现场图纸全部敲定,原250千伏的变压器将升级为1850千伏。“等设备安装完,就可以开足马力,确保下半年生产旺季实现满负荷运转。”张福琼说。
始终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六枝特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建立“需求收集—精准施策—跟踪问效”闭环机制,持续优环境、强服务,收到企业诉求42条,办结30条,其余正加紧协调中。
学习教育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推动发展、惠及民生上。
说起赚钱,铜仁市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街上村党支部书记吴荣滔滔不绝。“现在肉牛交易市场热闹,天不亮就有人过来做买卖,大家都说这里钱付得明白,牛买得放心,安全感十足……”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街上村党支部扛牢主体责任,将传承百年的肉牛产业锚定为强村富民“一号工程”,一改过去“坐等靠”思想,将学习研讨课堂搬到交易市场,聚焦市场堵点、发展难点、群众盼点,学习政策、研究对策、分解任务、破解难题。
针对以往交易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客商反映的问题,街上村党支部立行立改,推出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进场购卡+凭卡出场”的闭环设计,有效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交易秩序;市场内24个高清摄像头无死角覆盖,交易动态实时掌控……
市场持续兴旺,光靠老经验还不够,还得懂新门道。村党支部查摆出肉牛产业在市场运营、现代管理等方面存在短板,立即聘请职业经理人,同时培养本土产业经营人才。
作风转变、服务升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以来,该地已举办45场市集,交易额突破70万元,净利润达32万元,百年牛市持续火爆。
眼前是县域经济蒸腾的烟火气与奔涌的活力,耳畔是此起彼伏的牛哞与热烈的议价声……各地各部门以“学查改”实效擦亮作风建设底色,紧盯群众需求,持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让学习教育成果真正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驱动发展的引擎。(记者 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