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贵阳咖啡店入驻美团平台数量同比增长193.44%
政策活起来 消费火起来
制图:熊航
“还有一杯四季拼配牛奶咖啡,好了吗?”“好了好了,马上装袋”……8月8日一早,seekseeking咖啡会展城店,美团外卖小哥敲了敲台面上的订单小票催促。此时,取餐台上美团外卖打印机还在唰唰地“吐出”新订单。
贵阳咖啡消费的火热态势持续,今年上半年,贵阳咖啡店入驻美团平台数量同比增长193.44%。
今年上半年,贵州消费市场活力涌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0%,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全省上半年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8.2%、旅游总花费增长10.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较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
8月1日公布的《贵州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六大类30条具体措施,涵盖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等消费能力保障支持以及实施文旅体商融合、促进服务供给、重点消费品升级、优化消费环境及完善政策支持等多个领域,目标是进一步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消费增长需要多重内外因素协同作用,宏观政策有效发力,出台促消费、稳就业等政策措施,发放消费券、持续实施以旧换新等,都可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贵州商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彭聪说。
政企联动 打通增长快车道
今年“618生活焕新季”活动的最后一天下午四点半,红星美凯龙贵阳北京西路商场外,排队的人群折了三个弯,地下停车场停得满满当当。
这次促销活动,线下销售达7309万元,消费人数3183人,大促期间客流14856人次。
在贵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热潮的背后,是政府搭台定向施策,企业唱戏主动作为的生动写照。
国补政策实施后,红星美凯龙贵阳北京西路商场携手西门子、老板、美的、海信等17个主流家电品牌组建“焕新联盟”。“今年上半年,我们销售额达1.93亿元,同比增长2.6%。”该商场总经理桑纪永说。
1月20日,贵州省启动2025年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相较去年,今年商务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加力、范围更广。
政府政策补贴这根引线,点燃了消费市场的旺火。今年上半年,贵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8.0%、23.6%和18.3%。
“券”力撬动 点燃消费引擎
“老板,这个消费券可以用吗?”7月24日傍晚,黔南州都匀市老苗鱼庄星岸店,顾客打开云闪付App准备结账。
收银员看了眼手机屏幕“满200减40”的红色券码,立刻点头,“没问题!一共消费238元,实际支付198元,欢迎再来!”
今年5月16日,贵州省商务厅组织举办以“食尚贵州・爱上黔菜”为主题的餐饮美食消费季系列活动,激发餐饮消费市场潜力。
以实打实的优惠撬动消费,让餐饮市场的烟火气越烧越旺。“食尚贵州・爱上黔菜”餐饮美食消费季匹配了1000万元餐饮消费券,省内外消费者均可使用。据统计,截至目前,该活动已核销506.9万元,产生消费3650.1万元。
“消费券”不仅有效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更成为拉动上半年消费增长的一大驱动力。
春节消费旺季,贵州精准运用消费券这一重要“推手”,撬动内需杠杆、激发消费潜能。
今年初,贵州开始发放“2025年多彩贵州欢乐购普惠消费券”,满足居民春节假期消费需求,本次普惠消费券发放活动持续至3月末,共产生消费16.66亿元。同时,贵州省商务厅还组织开展年夜饭餐饮促销活动,带动餐饮消费3954万元,各市(州)围绕重点领域开展促销活动1700余场次。
数字驱动 释放市场动能
“又甜又脆,现摘现发。”“发顺丰快递,周边地区24小时内送达……”近日,金州蔬菜——雪梅直播间,主播正在推销兴义顶效艳红桃。旁边的贵州顺丰快递小哥李忠富拿着扫码枪,随时准备打包发货。
“我们开展直播带货已经6年了,今年上半年,我们直播上百场,销售额月均达300万元。”金州蔬菜——雪梅直播间负责人符治梅说。
直播间里每一声“上链接”的吆喝,都在叩击物流供应链的响应神经。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贵州顺丰围绕消费者从下单到仓储调配、物流运输、结算等关键环节为客户提供最优算法,打造全流程系统服务。
“今年上半年高峰期,顶效艳红桃日均9000单的量,我们的整体时效和末端派送能快速达成期望值。”贵州顺丰兴义片区负责人李耀说。
4月28日至5月12日的第七届“双品网购节”期间,一码贵州、一码游贵州、淘宝、京东、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设置活动主会场和专区,精选贵州本土生产的优质品牌和高品质商品,通过满减、秒杀等形式让消费者享受优惠。本届双品网购节带动销售1.03亿元、增长30.38%。
作为线上消费新业态,网络零售极大促进了消费平稳增长。上半年,贵州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9.8%。新业态加力赋能,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8.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6.4%。
彭聪说,数字经济赋能,电商、直播、新零售等新模式加快普及,推动商品流通和服务渠道创新,提升了市场覆盖效率,还有场景创新驱动,文化旅游、体育休闲、体验消费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拓展了消费新增量。(记者 朱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