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静态参观”到“互动体验”——解码遵义红色旅游新“热力”-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8/09 09:18:48
来源:贵州日报

从“静态参观”到“互动体验”——解码遵义红色旅游新“热力”

字体:

8月7日,游客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

  8月7日,穿过青砖门廊,步入遵义会议陈列馆,福建游客肖振友感受到历史的全新呈现方式。经典场景通过数字技术“活”了起来:突破乌江展区在原有油画与实景基础上叠加三维动画、粒子爆炸特效与环绕音效,炮火声仿佛扑面而来;三渡、四渡赤水展区在静态渡口设置水纹特效,白鹭掠水而过,历史画面跃然眼前;二楼《转折・从头越》展览空间内,头戴式显示器开启科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

  “当投影里的红军战士说出‘革命必胜’时,我身边的孩子们也跟着喊了出来。”肖振友说,本来以为在陈列馆就是看展板、听讲解,没想到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数字技术重构场景,让历史从“可看”变为“可感”的创新实践,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游客走进红色场馆。

  盛夏,遵义红色旅游的热度和气温同步攀升。留住游客脚步,实现从“静态参观”到“互动体验”的转型升级,为遵义这个革命老区的夏日增添一抹别样“红”。今年暑期以来,遵义接待红色旅游游客312.25万人次,同比增长12.02%;实现旅游总花费26.65亿元,同比增长10.76%;接待过夜游客384.04万人次,同比增长5.3%。

  夜幕降临,距离纪念馆1公里的《伟大转折》剧场座无虚席。这场舞台剧以倾斜舞台、360°环绕枪炮声营造沉浸氛围,甚至“河水”滴落观众席,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红军长征的惊心动魄。暑期以来,观看《伟大转折》成为游客必选项目,7月份演出了160余场,单日最高演出达7场。

  遵义红色旅游的走热,既源于红色情怀的传承,更得益于表达方式的与时俱进。

  走出纪念馆,一街之隔的遵义·1935街区热闹非凡。这个由红花岗区招商引资打造的项目,整合红军街、1935广场和遵义纪念公园三大板块,汇聚本土艺术家工作室、手工匠人店铺,特色美食与新派茶饮错落分布。

  红军街一隅的黔图无量文创店内,蕴含红色文化与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很多文创产品是我们独立开发设计的,我们想用文创语言诠释遵义红色文化。”负责人张鑫介绍。

  在1935广场,营业不久的老城好吃街60多个美食档口汇集上百种名优美食,每天都有上万人的流量。“百分之七八十是外地游客,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郑记虾子羊肉粉店负责人郑心志说。钟二姐蛋包洋芋档口前,成都游客张先生品尝后点赞:“之前看推荐说这是必吃的遵义小吃,尝了果然味道独特。”

  这条以红色IP延伸的消费链,推动红色旅游从“单一教育”向“综合体验”转型。7月,1935街区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成为遵义红色旅游新地标。

  当前,遵义老城以遵义会议纪念馆为核心,构建起15分钟文旅生态圈——捞沙巷、民主路、步行街、凤凰山森林公园等节点串联红色记忆、市井烟火与山水景观,形成独具特色的文旅动线。

  放眼遵义,358处长征遗址遗迹与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正为广大游客打造清凉避暑的红色旅游新业态,传递着革命老区的舒爽邀约。(记者 钱诚 程佩佩 孟锦群)  

【纠错】 【责任编辑:周远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