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一派繁忙。8月6日下午3时,广西凭祥友谊关口岸,一辆装载着贵州鲟鱼的冷链物流车准备过关出境。
“从进入凭祥友谊关口岸到抵达越南口岸只需4小时。”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口岸运营部部长李思东说,“如今,贵州鲟鱼当天就可抵达越南境内,通关效率极高。”据介绍,为加速鲜活农产品通关,友谊关口岸设有鲜活农产品通关“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快速通关服务,活鱼随到随检,保障快速放行。
此时,李思东拿出手机,登录“智慧友谊关”APP向记者展示,“企业点进页面就可看到货车通关状态,这是友谊关口岸推出的智慧化应用,能便捷办理通关与查验手续,有效提升了货物通关效率。”
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是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于2023年9月15日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试运行。该项目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无接触、无人化、智能化”通关不间断运行,保障广西至越南24小时货物运抵。“以贵州鲟鱼为例,若应用智慧通道,时间还能够再压缩一半,将大大提高口岸的通关效率和整体通关量。”李思东说。
凭借“人放天养、自然生长”的生态养殖模式,近年来贵州鲟鱼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产量居全国第一,“贵州鲟鱼”品牌价值超9.6亿元,畅销东南亚等地区。
当下,随着出口鲟鱼恢复对越贸易,一辆辆满载鲜活鲟鱼的运输车从施秉、平塘、绥阳等各大鲟鱼养殖基地出发,经友谊关口岸“游”向越南。施秉恒泉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基地年养殖能力约1500吨,主要养殖品种为西伯利亚鲟与施氏鲟的杂交鲟,随着鲟鱼顺利出口越南,开拓国际市场的底气更足了,近一个月已出口60吨,今年海外订单已超300吨。
据悉,目前全省已有12家出境鲟鱼养殖企业获海关注册登记资质。贵阳海关数据显示,自今年7月鲟鱼恢复对越南出口贸易以来,截至8月4日,贵州省累计出口鲟鱼9批次,货值达337万元。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关键节点,友谊关口岸已成功搭建起连接内陆与海外的高效物流桥梁。随着越来越多“黔货”触角延伸海外,贵州众多特色农副产品、电子器件等经过友谊关口岸进入东南亚,同样,从东盟运来的榴莲等水果也经过友谊关口岸以多式联运的方式快速抵达贵州。(记者 冯倩 陈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