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古城夜话”暨“青年问政”活动在锦屏县隆里古城龙标书院拉开了序幕,30名年轻干部汇聚一堂,畅聊古城景区提质增效发展经。隆里古城作为600多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大众关注。
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年轻干部围绕课题“隆里古城提质增效,我该怎么干?”进行激烈地研讨交流。“古城的建设与保护事关古城的长远发展和游客的核心体验。我认为可以对古城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最大限度还原历史原貌,增加历史味道……”年轻干部吴声权说。
“抓‘里子’也要抓‘面子’,我们现在应该抓好‘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把古城风貌搞干净舒服,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年轻干部蒋木连表示。
这是夜晚,年轻干部们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彼此凝聚共识的几个画面。
“青年问政”是这场活动的另一重要环节。30名年轻干部通过“匿名纸条提问”的方式,聚焦自身在工作中的“急难愁盼”,“面对面”提问在场领导及老同志。他们集中点评,并“当面回答”提问。
“在开展养老保险人脸识别认证工作中,龙里司王家榜联合新村独居老人杨新林近期在敦寨镇打临工,但不知道具体地方,且老人未有手机,导致无法开展该工作,请问该怎么处理?”现场乡分管负责同志马上联系敦寨镇相关厂家,查询到该老人具体位置后,明确表示:“明早我亲自带队到该镇为老人办理人脸识别,切实保障该老人养老保险待遇正常发放。”
“近期入户走访,多名群众反映隆里所村平水桥部分石板被洪水冲垮,不便利出行,请问如何处理?”年轻干部现场问政。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做出承诺:“这周内乡党委政府马上组织村两委成员和群众对该桥进行修缮。”
年轻干部王荣贵说道:“乡领导答复,确实解决了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的活动应该常态化办下去。”
据了解,此次活动以“青年问政”为主题,通过“匿名撰写问题、自主认领课题、对话研讨交流、集中点评解惑”的形式,持续为年轻干部搭建常态化拓展交流新平台,让年轻干部在“亮剑比拼”和“现场解惑”中学方法、提能力、看成效,营造比学赶超优良氛围。
而搭建对话平台、鼓励表达诉求,参与实践课堂,帮助与引导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只是隆里乡培养年轻干部,坚持服务年轻干部发展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生动写照的一幕,全乡还有很多……
今年来,隆里乡着眼于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采用“1+3+N”(即:“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多层次磨炼、多方位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善于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的组织模式,创新多种方式让年轻干部学本领、长才干、提能力。自“1+3+N”组织模式实施以来,5名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锻炼,5名年轻干部任重要岗位股级职务,3名年轻干部交流轮岗,22名年轻干部培养成为乡红色乡村讲解团讲解员;开展“以学促讲”活动4期,讲解技能大比武1场次、实训5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1场次,切实提高了年轻干部各方面综合能力。(洪娅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