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提升粮食产量-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7/26 17:22:15
来源:石阡县融媒体中心

石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提升粮食产量

字体:

  7月22日,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培训暨夏管推进会在贵州省石阡县召开。这场聚焦国家粮油安全关键举措的重要会议在石阡召开,为石阡扎实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注入了发展新动能。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玉米带状间套作大豆的种植模式,重点通过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是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茬大豆的一项稳粮增收、提升地力的种植技术。2022年以来,石阡县积极落实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通过打造党政领导领办示范点,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示范点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目前,石阡县创建县、乡两级党政领办示范点48个,示范面积1.355万亩,形成了“县有核心示范区、乡有高产样板田、村有技术辐射点”的工作模式。

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查看大豆玉米长势。(肖青青 摄)

  石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小敏介绍,为调动群众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积极性,重点对种子、肥料、农药和社会化服务环节进行了补助。

  2024年,石阡县成功探索出“优质良种+机械播种+根瘤菌接种+封定结合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收获”技术模式,帮助种植主体降低成本、提高单产,实现了一地多产,有效助力群众增产增收,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去年,在坪山乡凤凰屯村,经专家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与应用进行田间测产,三个测产点实收产量平均结果为大豆亩产量119.73公斤,玉米亩产量516.65公斤;专家对石固乡欧家湾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测产,玉米亩产达到了480多公斤,大豆亩产80公斤以上,其中,净作大豆亩产量达130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10%以上……

  吴小敏介绍,石阡历来有玉米套种大豆的习惯,但是并不规范,不是“1+1”模式,就是玉米地中随意撒播大豆,大豆产量低。“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后,我们大豆的产量有了明显的变化,全县大豆的产量在2022年以前平均亩产只有59.61公斤,到2024年提升到了96.43公斤。”

  利用玉米、大豆作物的“身高差”,在土地面积不变、玉米不减产的前提下,多收一季大豆的效果也让石阡群众提振了种植信心。今年,石阡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是2.84万亩,其中专业合作社113家9236亩,家庭农场41个4647亩,种植大户122户5194亩,散户2336户9326亩。

  石阡县聚凤乡森林家庭农场负责人何森介绍,复合种植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而且减少了病虫害发生,降低了化肥农药使用量,这项新技术值得信赖。今年,他按照“4+2”“3+2”种植模式又发展了近700亩。

  在示范推广中,石阡县加强技术示范引领,深化县级粮油专家巡回技术指导工作机制,开展生产技术巡回指导工作,实现全程全覆盖技术指导,结合农技人员“揭榜挂帅”行动,推进基础性示范”与“创新性示范”包片服务机制,组织全县农技人员蹲点服务,确保技术要领落实落地,有力助推大豆、玉米提质增效。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今年,石阡县继续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按照一个生产单元“4+2”“3+2”种植模式,采用“优质良种+大豆根瘤菌接种+配方施肥+规范栽培+封定结合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收获”技术模式,或者“优质良种+全程机械化+配方施肥+封定结合除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推广。目前,全县的玉米、大豆均进入成熟期,预计8月份开镰收获。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