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7月13日电(记者李黔渝) 7月12日,在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贵州省林业局、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贵州大学等联合启动2025年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
7月12日,2025年贵州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启动仪式现场。(贵州省林业局供图)
贵州大学副校长、项目负责人陈祥盛介绍,这是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的第三次科考活动。从空间上来看,除了涉及保护区辖区范围,根据保护区保护管理与社区发展需要,还将涉及到与保护区接壤的施秉、镇远、余庆三县。
从内容上来看,本次考察设置了“生物多样性”和“可利用资源”2个大专题、28个小专题。将着重开展植物遗传资源、动物遗传资源、石松类、地衣、藻类、浮游动物、土壤动物、蜘蛛、螨类、甲壳、软体、环节、多足、菌类生物、植物区系、动物区系、生态系统与植被及植物群落、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廊道构建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此外,还增设了“可利用植物资源”“可利用动物资源”“可利用菌物资源”以及包括自然遗迹、景观、民族文化等,极大地丰富了本次科考的内涵和完整性。
这次选派的28个专题负责人,均为贵州大学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参与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后将超过300人。同时,还邀请多名省内外单位、专家参与考察。
通过此次科考,将对保护区内自然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系统、景观、社会经济、保护管理现状以及威胁因素等进行系统、科学地考察,以掌握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及其环境现况,确定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与重点保护区域,分析受威胁现状和趋势,提出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和保护管理策略及建议。
佛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区和黔东南苗岭的过渡地带,生物种类丰富独特,文化丰富。保护区共涉及石阡县坪山乡、甘溪乡、中坝街道3个乡镇(街道)10个行政村,当地社区群众自古就有“敬雀节”爱鸟护鸟的文化习俗,与自然保护区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