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幅手绘映初心 88岁环保志愿者雷月琴40载守护南明河-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07/02 10:32:17
来源:贵州日报

七幅手绘映初心 88岁环保志愿者雷月琴40载守护南明河

字体:

88岁环保志愿者雷月琴40载守护南明河

七幅手绘映初心

  7月1日一大早,88岁的雷月琴老人就伏在案头忙个不停。当手持绿色蜡笔在纸上画出最后一抹色彩,并在右下角郑重写下“2025.7.1”时,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这张被雷月琴称为“母亲河绿色回归图”的手绘图,是她献给党104岁的生日礼物,也是她40余年义务巡护贵阳南明河的第七幅手绘图。

  雷月琴是贵阳市最早的一批环保志愿者。1984年,她退休后目睹南明河水质不断恶化,便开始义务巡河,沿河查找污染源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治理建议,一直坚持至今。

  1994年夏,眼看南明河污染加重,雷月琴便将十年巡河所见浓缩成第一张手绘图——黑线为河,沿河两岸密密麻麻的污染点如疮疤一般,十分刺目。

  这张手绘图寄往贵阳相关部门后,引起高度重视,南明河综合治理行动渐次展开。到2000年,贵阳市启动南明河“三年变清”行动,陆续实施10大类39项整治工程。

  治理之路并非坦途。南明河治理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污染问题却如“按下葫芦浮起瓢”。2004年,雷月琴的第二张手绘图标注出新增污染源;2008年的第三张图,她将两岸排污大户一一清晰列在图上。

  一张张手绘图,助力南明河治理。2012年,第五张手绘图寄出后,雷月琴很快收到有关部门反馈:“标注一目了然,立即查明。”

  令她振奋的是,随着2013年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升格为中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南明河治理也进入新阶段。2014年,贵阳首座深埋地下15.7米的青山再生水厂投用,将污水净化为生态景观补水反哺南明河。

  在2015年绘制的第六张手绘图上,雷月琴笔下的污染大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再生水厂和湿地公园。

  2017年开始,贵阳市引进资金在南明河沿岸修建了35座再生水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84.5万吨。

  2025年,时隔10年,怀着“等南明河变成自己心中期待的样子,再画第七幅图”心愿的雷月琴,终于等来落笔时刻。

  与前六张图不同,这次雷月琴特意选用绿色来描绘南明河道——经过多年系统治理,南明河水环境长期稳定向好,目前中心城区段水质稳定在Ⅲ类,2024年入选“全国美丽幸福河湖”。

  “南明河治理和保护之路还很远,相信通过科学治理,它终究会越来越好。”雷月琴说,自己虽年岁已高,但护水巡河不会中断。“因为这是一件值得用一生去做的事。”(记者 黄诚克 谢巍娥 金秋时 张警)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