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音符”跃动山乡——“贵州音乐时光”一曲未了又启新章-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信息展播
2025 06/25 20:09:28
来源:德江县融媒体中心

“草根音符”跃动山乡——“贵州音乐时光”一曲未了又启新章

字体:

“草根音符”跃动山乡

——“贵州音乐时光”一曲未了又启新章

  6月20日,德江籍歌手贺卿在《木森大舞台》的聚光灯下接过奖杯时,千里之外的黔东北音乐舞台也正经历一场蜕变。她出发的起点——《德江音乐时光》在省文旅厅的支持和认可下,正式更名为《贵州音乐时光》。

  这位从德江南城西麓阁音乐舞台走出的姑娘,用实力为家乡品牌升级献上最动人的贺礼。那一刻,音乐时光舞台周围数千台手机屏幕同时亮起,线上线下汇成一片星海,新老名字在弹幕里交替闪烁,如同正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

  “立足特色资源,打造文旅IP,让音乐舞台成为德江新名片。”德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健清晰记得,2024年寒冬,项目启动时的初心。彼时“德江之音”抖音号首次开启直播,镜头里裹着厚棉衣的观众寥寥无几,线上围观不过百人。

  谁也没料到,这个坚持“快乐第一·比赛第二”的百姓舞台,半年间竟举办150余场竞演。当灯光亮起,背着书包的学生、提着菜篮的阿姨、满身泥点的农民工叔叔都会驻足观看。60岁的肖大爷翻着手机里的录像回忆:“每场比赛都各有特色。”

  改变发生在每个有歌声的夜晚。枫香溪镇的酿酒坊负责人何海艳带着满身酒香登台后,生活悄然变化。“直播后订单像雪片飞来,最远卖到宁夏!”她抚摸着获得的“月度亚军”奖牌笑道,“现在包装盒都印着我在舞台唱歌的剪影”。

  “唱得好!真带劲!”这欢呼的场景已成音乐时光常态——单场直播最高吸引6000人线上围观,抖音号粉丝已有13.8万。当草根音符汇成黔山交响,每个平凡的声部都在时代旋律中找到了自己的回响。

  “为梦想,值得!”栏目组28岁的吴佳明转身调试设备。这位放弃十万年薪的技术精英,如今领着6000元月薪带领26人团队,定格音乐舞台。摄影师向涛擦拭着昨夜沾满彩屑的镜头笑道:“在家乡也可以干出名堂!”

  更名当天,音乐时光负责人手机里弹出贺卿获奖的捷报。“这不只是名称变更。”他指着实时数据屏,“我们的目标是想打造继‘村超’后的新名片!”屏幕显示,选手来源已从铜仁西五县扩散至湘鄂渝三省。

  “《贵州音乐时光》这个名字诠释着品牌升级的意义!”栏目负责人表示,《德江音乐时光》是县域文化破圈的起点,而《贵州音乐时光》则承载着对全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希望汇聚贵州多元民族音乐,在时代浪潮中历久弥新。

  第151场直播启动,西麓阁依旧灯火璀璨。导播间里,主持人袁富红对着镜子练习微笑:“嗓子沙哑就马上调整,保持最佳状态。”场控突然喊道:“湘西的龙大姐申请连麦《山路十八弯》!”此时,线上观众突破5000,点赞红心汇成河流。

  吴佳明当时正在与湖南选手通话:“您坐客车过来?我们安排明晚压轴!”放下电话,他对调试设备的向涛感慨:“记得首播那晚吗?当时大家都还不知道这个舞台,现在省外选手都来了。”

  吴佳明看着实时地图上遍布全国的光点,想起半年前寒风中颤抖的首演镜头。场外仍有观众趴在围栏跟唱,灯光照亮他们专注的面庞——这些曾被忽略的平凡面孔,正用乡音谱写着山乡振兴的乐章。

  “贵州音乐时光,唱响时代乐章。”主持人的开场白再次响起。从县城角落到省域舞台,从百人在线到万众瞩目,更名背后折射的是600余名选手的梦想接力,26位创业者的初心坚守,更是13.8万粉丝的指尖托举。(周晓波 田勇)

【纠错】 【责任编辑:刘昌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