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大力推进数据知识产权领域试点工作——
以“数”换“金”的贵州探索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日前迎来好消息——该公司“桥梁使用性能预测模型”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
我省是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省份,今年3月又获批为7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市”之一。在“数据知产”的牵动下,我省企业以“数”换“金”,不断解锁数据新价值。
以“桥梁使用性能预测模型”数据知识产权为例,高速公路集团在7000余座桥梁基础数据库和定期检查动态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桥梁健康数据库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形成了“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资产,并实现了数据资产入表1404万元。
对高速公路集团来说,这是推动“数据变资产”的突破,也为企业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和市场潜力提供了内生动力。截至目前,该集团已完成6件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有5件数据知识产权正在登记中,并成功开展了数据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
数据是信息时代的“新能源”,“挖掘”得好,将开辟一片新蓝海。这一点,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深有体会。
该公司是西南地区塑料管道领军企业,在对管道相关的采购、销售、库存等供应链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后,打造了一款可视化、易解读的供应链洞察分析报告数据产品。该产品涵盖采购成本趋势分析、销售业绩预测、库存周转率评估、缺货及积压风险预警等关键指标,实施后在降本增效、提升决策质量等方面效果明显。同时,这一数据知识产权还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新的思路。
贵阳高新数通信息有限公司大数据蓝海“淘金”也是收获满满。该公司整合全国招投标网站发布的招标、投标、中标及项目变更等各类信息,推出“全国招投标数据商业挖掘分析数据产品”,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整合3亿条相关信息,持续为超过5万家企业提供高效的商机获取服务,2024年实现收益1000万元,走出了“数据服务—商机转化—收益增长”的可持续商业模式。
省知识产权局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全省数据知识产权申请已超500件,登记318件。随着数据的不断整合、运用,企业的数据资源价值不断体现。
为纵深推进国家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扎实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培育登记、应用流通、维权保护,以“点带面”积累数据知识产权发展“贵州经验”,省知识产权局于4月下旬确定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市、黔西南州、贵安新区等16个地区为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省级试点。试点期间,试点单位将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数据“富矿”优势特色产业,协同数据、产业部门开展数据知识产权摸底,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培育库和供需库,推进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促进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质押融资、作价入股、证券化等多场景应用,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多元化保护机制,培育地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就在月初,经自主申报、专家评审、审核、公示等程序,省知识产权局又确定8家企业为我省首批数据知识产权领军企业。这8家企业将大力开展数据知识产权培育、登记、运用和保护,以点带面高质量高标准推动我省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记者 鲍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