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贵阳贵安以140个“15分钟生活圈”作答。
“每天送外孙去幼儿园,到小区楼下顺便买菜回家,非常方便。”家住贵阳市观山湖区碧海生活圈的陈艳芳说,出门步行5分钟有社区食堂提供三餐,小区周边有生鲜超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身设施、快递驿站、理发店……
碧海社区居民的“衣食住娱”等多方面需求,在社区周边就能“一站式”解决。
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向,“15分钟生活圈”理念以居民需求为核心,通过重塑社区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向“小而美”“近而便”的宜居模式转型。2021年以来,贵阳贵安共计建成140个生活圈,谋划建设生活圈项目2252个。这场以社区为单元的“微”更新,便利着居民生活,重塑着城市空间格局。
在南明区花果园兰花都街道“15分钟生活圈”,强化“一老一小”服务是居民重点关注的事项。“社区的托育中心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既让家长更安心地工作,又让孩子得到专业照料。”家住花果园秀园社区的杨雁碧说,自从社区引入婴幼儿照护中心,解决了她带娃的烦恼,家里的欢声笑语也多了起来。
“15分钟生活圈”既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提升,又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带来更多商机。
傍晚时分,观山湖区梨园路富力新天地的便民临时摊区开始热闹起来,烧烤、炒饭、水果等美食琳琅满目,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品尝。
这是金阳街道办为促进灵活就业、规范市容环境打造的便民临时摊区。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摊区去年6月正式开放,开放时间为17时至24时,实行‘一户一档’动态管理,严格规范经营主体和商品品类。”
城市的文化记忆,也藏在每一个15分钟可达的方寸之间。
走进白云区龚家寨铝城记忆文化生活圈,车间、长椅、工具箱等贵州铝厂汽车公司修理车间旧址的众多元素,构成了贵阳青年艺术社区——STArtz'开始艺术区。曾是贵铝文体中心232路、236路等公交车的泊车点,被改建为新能源电车充电站,沿线也规划了停车位。通过完善基建配套,工业遗产旅游的模式长期持续。
这样的特色生活圈,贵阳贵安共有11个。2021年以来,贵阳市累计改造完成青云市集、南横街、太平路、新印1950、花溪十字街等70条特色文化示范街。
在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让一个个“小而美”的“圈”渗入城市肌理,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居民生活更加幸福。(记者 晏惠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