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贵州新兴数据产业领域一则消息引发业内关注:位于毕节市的贵州灵动大数据有限公司一季度数据交易额103.9万元,实现毕节市数据产品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全流程场内交易零的突破。
这家去年12月中旬才在毕节注册成立的新兴企业,短时间内便崭露头角。“公司能取得突破,得益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与完备的交易机制,预计年底交易额会突破3000万元。”贵州灵动负责人赵昌海称。
作为全国首家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自成立起,便肩负推动贵州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重任。2024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新增交易市场主体904家、上市产品1217个、交易2536笔,新增交易总额(含备案交易)约48.91亿元。
“通过提供安全、合规、高效的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促进数据要素自由流通与合理配置,将数据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推动实体产业蓬勃发展。”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数据“流动”起来,释放更大价值,在贵州已非新鲜事。
仅用38天,贵阳中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便完成数据资产确权、评估及入表全流程,于今年初获中国建设银行贵州省分行2000万元贷款额度,成为国内工业企业领先案例。
贵州云宇橡胶有限公司将登记的“智慧生产预测”“橡胶原材料价格监测”2件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获2家银行融资超3000万元,实现全国橡胶加工制造业数据资产首次成功转化。
去年8月,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景区+商户营销服务产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成功,向贵州银行申请到1000万元授信额度,成为贵州省文旅行业首笔数据资产入表案例。
贵州数据资产质押融资“三首单”的破冰,是贵州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里程碑,彰显了贵州新兴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出全新路径。
“‘入表+融资’模式能助企业变现数据价值,入表解决数据资源定价问题,融资让企业凭借数据资产撬动更多资金。”省工信厅信息技术发展处副处长马兰表示,其成功离不开数据服务商的有力支撑。
作为“三首单”背后的赋能者,贵州数据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现出国有数据服务商的硬核实力。贵州数据宝是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领域的“领跑者”,致力于将数据“用得好”,首倡“国有数据代运营服务”,目前已链接(代运营)50多家部委厅局国央企数据、9家省级平台公司数据及众多省市国企数据,形成规模最大的国有数据资源网络。贵州数据宝董事长汤寒林称,数据宝专注数据要素场景应用的闭环运营,已成功开发1800多个产品,落地300多个应用场景。
马兰表示,贵州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培育数据资源、推动数据治理、促进供销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更多工业企业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开展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诊断评估工作。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支持优势企业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进一步集中支持重点企业在关键环节取得实效,从源头上形成更多高质量工业数据资源。
探索正步入深水区。2024年12月,贵州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今年1月23日,贵州省第一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正式启动;2月28日,“贵州省公共数据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同日,贵州省首个“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空间”正式上线运行,并成功接入贵州省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破解过去数据供给“梗阻”问题。
贵州把数据基础制度作为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的破题之举,以公共数据为牵引,带动行业数据、企业数据供给,让数据“供得出”。
一系列产业布局与创新举措正紧锣密鼓推进,贵州正逐步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生态,将数据要素转化为可量化、可融资、可增值的生产力引擎,“沉睡资源”正变为“流动资本”。(记者 李姗)